《峡溪山》

时间: 2025-01-04 06:45:12

绝壑临无地,虚岩别有天。

斜通一线径,俯落百重泉。

组练明秋水,江山入暝烟。

汀凫与沙雁,相对意悠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绝壑临无地,虚岩别有天。
斜通一线径,俯落百重泉。
组练明秋水,江山入暝烟。
汀凫与沙雁,相对意悠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谷环绕的景象,仿佛没有尽头的深渊,虚空的岩石中却有一片别致的天空。小径斜斜地延伸,俯瞰着层层叠叠的泉水。清澈的秋水如同绣带般闪亮,江山在朦胧的烟雾中显得迷离。水边的野鸭和沙洲上的大雁,相对而立,心中感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注释:

  • 绝壑:深谷,形容地势险峻。
  • 无地:没有尽头,表示深渊的感觉。
  • 虚岩:虚空的岩石,体现出大自然的奇妙和壮丽。
  • 一线径:细小的道路,象征着通往未知的路径。
  • 百重泉:层层叠叠的泉水,表现出水的丰盈。
  • 组练:形容水流清澈如绣带。
  • 暝烟:黄昏时的烟雾,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 汀凫:水边的野鸭。
  • 沙雁:沙洲上的大雁,二者相对,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景熙,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景交融,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文人对山水的热衷,诗人通过描写峡溪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峡溪山》以其独特的构图和清新的意境,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水图。诗人首先通过“绝壑临无地,虚岩别有天”两句,展示了峡谷的深邃与奇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斜通一线径,俯落百重泉”则进一步引导读者进入诗中的空间,仿佛置身于山间小路,俯瞰着层层泉水的流淌,给人以视觉与心灵上的双重享受。

“组练明秋水,江山入暝烟”一句,展现了秋天的清澈与宁静,水与山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美。最后“汀凫与沙雁,相对意悠然”则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气息,水边的野鸭和沙洲上的大雁相对而立,静谧而悠然,传达出一种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令人陶醉其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绝壑临无地:深邃的山谷让人感到无边无际,给人以压迫感。
  2. 虚岩别有天:空灵的岩石中存在着另一片天空,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3. 斜通一线径:小道斜斜延伸,意味着探索的旅程。
  4. 俯落百重泉:俯视层层泉水,表现出自然的丰富多彩。
  5. 组练明秋水:秋水清澈如绣带,强调水的美丽。
  6. 江山入暝烟:江山在黄昏烟雾中显得朦胧,给人以神秘感。
  7. 汀凫与沙雁:水边的野鸭与沙洲的大雁,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生机。
  8. 相对意悠然:相对而立,表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水比作“组练”,形象生动,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如“汀凫与沙雁”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表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深刻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绝壑:象征着深邃的未知和险峻的挑战。
  • 明秋水:象征着清澈与纯净,反映出秋天的宁静。
  • 江山:象征着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 汀凫与沙雁: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苏景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元代
  2. 【填空题】“斜通一线径,俯落百重泉”描绘的是____的景象。

  3. 【判断题】诗中的“组练明秋水”表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 (对/错)

答案:

  1. C
  2. 小径与泉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苏景熙《峡溪山》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山水之美,前者更加注重水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强调了山的静谧与深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与感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意象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