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家》

时间: 2024-12-29 19:51:56

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

看儿调小象,打鼓试新船。

醉后眠神树,耕时语瘴烟。

不逢寒便老,相问莫知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蛮家
作者: 项斯 〔唐代〕

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
看儿调小象,打鼓试新船。
醉后眠神树,耕时语瘴烟。
不逢寒便老,相问莫知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活在蛮族地区的场景:
领到卖珠子的钱后,又回到铜柱旁。
看着孩子们在调皮地玩着小象,敲打着鼓,试验着新造的船。
喝醉酒后在神树下安然入睡,耕作时与瘴气对话。
不怕寒冷就能安享晚年,问起岁月却无人知晓。

注释

  • 领得卖珠钱:指获得出售珠子的收入。
  • 铜柱边:可能是指居住的地方,铜柱是一种象征物。
  • 调小象:小象是孩子们的玩具,显示出他们的天真。
  • 打鼓试新船:孩子们在玩耍,试验新造的船,象征着探索和冒险。
  • 醉后眠神树:醉酒后在神树下睡觉,神树可能象征着庇护和安宁。
  • 耕时语瘴烟:耕作时与瘴气(即疾病的隐喻)交谈,反映出生活的艰辛。
  • 不逢寒便老:不遇寒冷的季节就能长寿,体现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 相问莫知年:问岁月却无人知晓,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以描写民俗生活见长,他的诗歌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蛮家》创作于唐代,社会背景是唐朝的繁荣,诗人通过描绘蛮族生活,反映了边疆民族的风土人情,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性的观察。

诗歌鉴赏

《蛮家》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诗中展现了蛮族人简单而又乐观的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关系。开头的“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直接点出经济活动,透露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质朴。接着,诗人转向儿童的嬉戏,这种天真无邪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醉后眠神树,耕时语瘴烟”两句则表现出一种随性与洒脱,一方面是醉酒后的无忧无虑,另一方面则是面对艰苦的耕作生活与瘴气的无奈。结尾的“不逢寒便老,相问莫知年”,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时光的淡然与无奈,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单却意蕴丰富,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美感与生活的哲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诗人获得了经济收益,回到熟悉的地方,表现出生活的循环。
  2. 看儿调小象,打鼓试新船:描绘儿童的玩耍,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无忧的童年。
  3. 醉后眠神树,耕时语瘴烟:醉酒后的安逸与耕作时的劳苦形成对比,体现生活的两面。
  4. 不逢寒便老,相问莫知年: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瘴烟”不仅指疾病,也象征生活的艰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对称性,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让自然元素如“神树”具有人性,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温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多元与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财富与生活的富裕。
  • 小象:代表着童真与乐趣。
  • 神树:象征庇护与自然的和谐。
  • 瘴烟:隐喻生活的艰难与挑战。

这些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构建出一个生动而富有情感的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蛮家》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项斯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神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庇护与安宁
    C. 劳作
    D. 时间

  3.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C. 对时间的绝望
    D. 对儿童的赞美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竹里馆》 - 王维

诗词对比

项斯的《蛮家》与王维的《竹里馆》在写作手法上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蛮家》更突出民俗生活的真实感,而《竹里馆》则更多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两者在题材上各有侧重,却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蛮家》这首诗及其所传达的情感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