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友赠藓花冠
作者: 项斯 〔唐代〕
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
此身闲未得,终日戴应难。
好就松阴挂,宜当枕石看。
会须寻道士,簪去绕霜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尘世的污浊让我白发渐生,惭愧于你所赠的青藓花冠。我这一生未能闲适自在,整天戴着这个花冠恐怕是困难的事情。最好是在松树的阴影下挂着,或者是在石头上安然入睡。最终我会去寻找道士,让他为我插上花冠,绕着霜坛而行。
注释:
- 尘污:指世俗的污浊事物。
- 华发:白发,象征年老或失去生气。
- 青藓冠:以青藓编织的花冠,用于表达清雅与自然的情趣。
- 道士:指修道的人,通常与道教相关。
- 霜坛:指道教的祭坛,常用于道教的仪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富有哲理,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作者在接到朋友赠送的藓花冠后,感慨自己身处尘世的困扰而生出的感想,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友赠藓花冠》通过描绘藓花冠的象征意义,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清静生活的渴望。开头两句,诗人以“尘污出华发”自谦,显示出对生活的反思与惭愧,表现出一种对年华流逝的遗憾。接着,诗人以“此身闲未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因现实的种种束缚而难以实现。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安宁,期待与道士相会,寻求一种超脱尘世束缚的生活方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尘污出华发:世俗的污染使得我的头发渐渐变白。
- 惭君青藓冠:我对此感到惭愧,因为你赠予我这样美好的青藓花冠。
- 此身闲未得:我这一生并没有实现闲适的状态。
- 终日戴应难:整天戴着这个花冠大概是困难的。
- 好就松阴挂:最好的状态是在松树的阴影下悬挂着。
- 宜当枕石看:在石头上安然入睡是理想的状态。
- 会须寻道士:最终我会去寻找道士。
- 簪去绕霜坛:让道士为我插上花冠,环绕着霜坛而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藓冠”比作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象征清雅与自然。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纷繁尘世中对清静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藓冠:象征清新与自然,代表一种理想的无忧生活。
- 松阴:松树的阴影,代表宁静与安逸的环境。
- 霜坛:道教的祭坛,象征寻求超脱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尘污出华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失落
C. 欢乐
答案:B -
“青藓冠”象征着什么? A. 名利
B. 清雅与自然
C. 权力
答案:B -
诗人希望在哪里安眠? A. 在城市
B. 在松阴下
C. 在家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隐逸之情。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通过饮酒抒发孤独与豪情,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