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东山草堂》
时间: 2025-01-19 15:53: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崔氏东山草堂》
作者:杜甫 〔唐代〕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白话文翻译:
我爱你那静谧的草堂,坐落在美丽的山中,
在这个高秋时节,空气清新而又凉爽。
偶尔传来钟声和磬声,
落日时分更能看到渔夫和樵夫的身影。
在白鸦谷口摘下栗子,
在青泥坊底煮着芹菜做饭。
为何王给事不来这里,
我的柴门紧闭,锁住了松竹。
注释:
- 玉山:指的是高山,寓意优雅、美好的地方。
- 钟磬:钟和磬,古代乐器,常用于寺庙。
- 渔樵:指捕鱼和砍柴的人,代表了乡村的生活。
- 白鸦:一种鸟,寓意自然。
- 青泥坊: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青泥指的是泥土。
- 王给事:王某,是一位官员,给事是他的官职。
典故解析:
- 草堂:常用于隐士生活的地方,象征归隐与自然的和谐。
- 高秋:象征成熟与收获的季节,通常寓意深远。
- 渔樵人:在古诗中常用以表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简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作品多反映了人民疾苦和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崔氏东山草堂》写于杜甫晚年,他在草堂中隐居,回归自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山草堂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杜甫以“爱汝”直接向草堂表白,展现了他对这片幽静之地的深厚感情。高秋的清新气息和偶尔的钟磬声,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洗礼,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落日时分,渔樵人出现,映衬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画面,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一种忧虑与孤独,提到“西庄王给事”的缺席,柴门紧闭,暗示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失落。杜甫通过对比,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安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清新与忧虑之间游走,体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人世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爱汝玉山草堂静:表达了对草堂幽静环境的喜爱。
- 高秋爽气相鲜新:描绘了秋天的清新气息,给人以舒适感。
- 有时自发钟磬响:偶尔传来的钟声,增加了环境的灵动感。
- 落日更见渔樵人:落日时分,渔樵人出现在自然中,象征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 盘剥白鸦谷口栗:描绘在自然中采摘栗子的情景,体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 饭煮青泥坊底芹:显示了劳动与生活的朴实。
- 何为西庄王给事:引入对朋友的思念,表现孤独感。
- 柴门空闭锁松筠:柴门紧闭,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草堂比喻为静谧的理想场所。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钟磬”、“渔樵人”等,构建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草堂的描绘,表达了杜甫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象征隐逸与自然。
- 渔樵:代表劳动与乡村生活。
- 白鸦: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 青泥:代表朴素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爱汝玉山草堂静”意在表达什么?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对朋友的思念 -
“落日更见渔樵人”中“渔樵人”指的是? A. 渔民和樵夫
B. 官员
C. 学者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失落
C. 愤怒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另一首描写思念的诗。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李白:杜甫的诗更注重社会现实,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 《唐代诗歌流派与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