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时间: 2025-01-04 09:25:36

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珠新。

秋风袅袅吹江汉,只在他乡何处人。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甫的诗《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中的第一首:

云里不闻双雁过,
掌中贪见一珠新。
秋风袅袅吹江汉,
只在他乡何处人。
谢安舟楫风还起,
梁苑池台雪欲飞。
杳杳东山携汉妓,
泠泠修竹待王归。

白话文翻译:

在云层上听不见双雁飞过,
只在手中贪婪地看到一颗新珠。
秋风轻轻吹拂着江汉,
不知他乡的你究竟在何处。
谢安的船只在风中再次启航,
梁苑的池台上雪花即将飞舞。
遥远的东山上携带着汉王的佳丽,
清脆的修竹在等待王的归来。

注释:

  • 云里:指在云中,形容遥远的地方。
  • 双雁:指成双的雁,常用以比喻离别或思念。
  • 珠新:新珠,象征珍贵的东西,这里可能隐喻着思念或珍惜的感情。
  • 江汉:指长江与汉水,古时多用来代指长江流域。
  • 谢安:东晋名士,曾在江边垂钓,有着优雅的生活情趣。
  • 杳杳:形容远离、渺茫的样子。

典故解析:

  • 谢安: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象征着隐逸高洁的士人生活。
  • 汉妓:指汉代的歌妓,代表着那一时代的风华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际。杜甫在此时寄情于自然,通过对江汉秋风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江汉风情,流露出诗人深厚的乡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诗人以“云里不闻双雁过”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但又因“掌中贪见一珠新”而感到一丝安慰。这种情感的复杂性,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江汉的秋风和谢安的舟楫,表现出诗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孤独与渴望。最后几句提到“东山”和“汉妓”,则进一步引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里不闻双雁过:在遥远的云层中,听不见成双的大雁飞过,表达对离别的惆怅。
  2. 掌中贪见一珠新:手中看到一颗新珠,象征着内心的珍惜与渴望。
  3. 秋风袅袅吹江汉:秋风轻轻拂过江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
  4. 只在他乡何处人:在他乡的你又在哪里,显示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
  5. 谢安舟楫风还起:提到谢安的舟船再次启航,暗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6. 梁苑池台雪欲飞:描绘梁园的池台即将飞舞的雪花,象征着即将到来的严寒与孤寂。
  7. 杳杳东山携汉妓:遥远的东山上有汉代的佳丽,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8. 泠泠修竹待王归:清脆的修竹在静静等待王的归来,传达一种期待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云里不闻双雁过”用云层比喻遥远的思念。
  • 拟人:如“泠泠修竹待王归”,修竹似乎在等待,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土的怀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孤独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新珠:代表珍贵的情感与记忆。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及人生的无常。
  • 东山:历史与美好回忆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里不闻双雁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快乐
    C. 愤怒
    D. 无奈

  2. “谢安舟楫风还起”中“舟楫”指的是什么? A. 船只
    B. 诗歌
    C. 风景
    D. 朋友

  3. 诗中“泠泠修竹待王归”的“王”指的是什么? A. 国家
    B. 朋友
    C. 诗人
    D. 佳丽

答案: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另一首诗,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沉痛感受。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 vs. 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更侧重于社会动荡带来的悲痛,而李白则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温柔。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