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川舖遇小雨景物尤奇》

时间: 2025-01-04 09:02:27

一春客路厌风埃,小雨山行亦乐哉!

危栈巧依青嶂出,飞花并下绿岩来。

面前云气翔孤凤,脚底江声转疾雷。

堪笑书生轻性命,每逢险处更徘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嘉川舖遇小雨景物尤奇
作者: 陆游 〔宋代〕

一春客路厌风埃,小雨山行亦乐哉!
危栈巧依青嶂出,飞花并下绿岩来。
面前云气翔孤凤,脚底江声转疾雷。
堪笑书生轻性命,每逢险处更徘徊。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旅途中,厌倦了风沙的我,发现小雨中的山行也别有一番乐趣!
危悬的栈道巧妙地依附在青色的山峦之上,飞舞的花瓣纷纷飘落在绿岩之上。
面前的云气中翱翔着孤独的凤凰,脚下的江水声如疾雷般响起。
真可笑那些书生轻视生命,每当遇到险境却更是徘徊不前。

注释:

  • :厌倦。
  • 风埃:风沙,尘土。
  • 危栈:悬空的栈道。
  • 巧依:巧妙地依附。
  • 飞花:飘落的花瓣。
  • 孤凤:象征高洁的事物,寓意孤傲。
  • 疾雷:快速的雷声,形容江声的急促。
  • 书生:读书人,文人。
  • 轻性命:轻视生命。

典故解析:

“孤凤”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高洁、孤傲的人物,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此处用孤凤比喻云中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崇敬与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豪放的爱国情怀和细腻的生活观察著称。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沦陷、南宋建立,深受时代的影响,作品多反映了民族情感和个人经历。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诗人因国破家亡而心情沉重,但在游历中仍能享受自然之美,体现出他坚韧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

诗歌鉴赏:

《嘉川舖遇小雨景物尤奇》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感受相结合的山水诗。诗的开篇,陆游以“厌风埃”开头,展现了他对旅途劳累的感受,随即转折为“亦乐哉”,显示了他在小雨中漫步的乐趣,体现了他独特的乐观精神。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雨中山川的美丽,尤其是“危栈巧依青嶂出,飞花并下绿岩来”两句,极富画面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通过“面前云气翔孤凤,脚底江声转疾雷”,陆游又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孤凤象征着高洁的志向,而疾雷则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最后一句“堪笑书生轻性命”,是诗人对文人轻视生命、犹豫不决的批评,进一步反映了他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深度,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春客路厌风埃:春天的旅途让我厌倦了尘土飞扬的风沙。
    • 小雨山行亦乐哉:在细雨中行走在山中,也感到快乐。
    • 危栈巧依青嶂出:悬空的小道巧妙地依附在青色的山峦上。
    • 飞花并下绿岩来:飘落的花瓣与绿岩相互交融。
    • 面前云气翔孤凤:面前的云气中,有孤独的凤凰翱翔。
    • 脚底江声转疾雷:脚下的江水声如雷霆般急促。
    • 堪笑书生轻性命:真是可笑那些书生轻视生命。
    • 每逢险处更徘徊:每当遇到危险时,他们却更是犹豫不决。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孤凤”)、拟人(将云气与凤凰关联)、对仗(如“飞花并下绿岩来”),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突出文人对生死的轻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陆游的豁达和坚韧。

意象分析:

  • 青嶂:代表自然的雄伟与美丽,象征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飞花:象征青春和美好,寓意转瞬即逝的事物。
  • 孤凤:代表高洁的理想,诗人内心对自由的追求。
  • 疾雷:象征生命的急促与珍贵,反映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厌风埃”指的是什么?
    A. 厌倦风沙
    B. 喜欢风沙
    C. 不在乎风沙
    D. 忘记风沙

  2. “飞花并下绿岩来”中的“飞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青春与美好
    C. 自然的残酷
    D. 生命的短暂

  3. 陆游在诗中对书生的态度是?
    A. 崇敬
    B. 轻视
    C. 理解
    D. 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了春天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陆游的乐观形成鲜明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则以宁静的山水生活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