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征君读书
——卢纶 〔唐代〕
临杯忽泫然,非是恶离弦。
尘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
幽僧曝山果,寒鹿守冰泉。
感物如有待,况依回也贤。
白话文翻译:
在杯中酒前,我不禁泪流满面,这并不是因为对离别的厌恶。
在尘土的道路上,我遥望着松树和雪景,我已经衰老,而你却正值少年。
幽静的僧人晒着山上的果实,寒冷的鹿在冰泉边守候。
对万物的感受似乎是有所期待,更何况你是一个回归的贤者。
注释:
- 临杯:指的是面对酒杯。
- 泫然:泪流的样子。
- 恶离弦:对离别的厌恶。
- 尘陌:尘土飞扬的道路。
- 松雪:松树和雪的景象,象征清冷。
- 幽僧:指隐居的僧人。
- 曝:晒,暴露在阳光下。
- 感物:感受到事物。
典故解析:
- 幽僧: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僧人常常象征一种超脱、宁静的生活态度,与尘世的纷扰对立。
- 寒鹿:鹿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象征纯洁与优雅,守冰泉则暗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字文纪,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26年,卒年未详,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山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卢纶送别友人赵真长时,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临杯忽泫然”一句,直入情感核心,酒杯前的泪水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接着“非是恶离弦”,则表明这种情感并非出于厌恶,而是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随后,作者通过对自身衰老与朋友年轻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感情的复杂性。这种对比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幽僧曝山果,寒鹿守冰泉”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似乎在暗示一种超然的心境。在结尾处“感物如有待,况依回也贤”,不仅表达了对事物变化的敏感,也强调了朋友的贤德,期待他能够有所成就,并回归这一片宁静的山水之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临杯忽泫然:面对酒杯,不自觉地泪流满面,表现出对离别的伤感。
- 非是恶离弦:并非因为厌恶离别而哭泣,进一步说明泪水的来源。
- 尘陌望松雪: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遥望松树与雪,制造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氛围。
- 我衰君少年:我已衰老,而你正值青春,强调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流逝。
- 幽僧曝山果:隐居的僧人在晒果,象征一种恬淡的生活方式。
- 寒鹿守冰泉:寒冷的鹿在冰泉旁守候,暗示宁静的自然环境。
- 感物如有待:对万物的感触似乎是有所期待,期待未来的东西。
- 况依回也贤:更何况你是一个回归的贤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期望与信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酒杯前的泪水,形象而生动。
- 对仗:整首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如鹿与泉水赋予感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杯:象征离别与情感的宣泄。
- 松雪:象征清寒与孤独,反映内心的感受。
- 幽僧:代表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表达对浮世的厌倦。
- 寒鹿:象征纯洁与孤独,暗示宁静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临杯忽泫然”是什么意思?
- A. 对酒杯的厌恶
- B. 泪流满面
- C. 欢喜的饮酒
-
诗中提到的“幽僧”代表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超脱的生活状态
- C. 对世俗的追求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与期待
- B. 富贵与荣华
- C. 忘却与流浪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送别情感,但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和友人远行的壮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展现了离别后的壮丽景色与对未来的期待,构成了与卢纶诗歌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