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叶芭蕉数叶秋,灯长雨久不眠愁。
灵溪寺里夜曾听,又听灵溪溪水流。
白话文翻译:
几片芭蕉叶,几片秋意,
灯下漫长的夜雨,让我愁闷无眠。
在灵溪寺里,夜晚曾听到的声响,
如今又听到灵溪的流水声。
注释:
- 数叶:几片,表示数量不多。
- 芭蕉:一种植物,常见于南方,象征秋天的到来。
- 灯长:灯光长时间亮着,象征着漫漫长夜。
- 雨久:久下的雨,给人带来愁苦的情绪。
- 灵溪寺:一座寺庙的名字,与流水相连,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溪水流:溪水流动的声音,常常引发思绪和回忆。
典故解析:
灵溪寺可能是指某一具体寺庙,很多诗人在写作中常常通过描绘寺庙的环境来表现思绪的澎湃与宁静的对比。芭蕉叶的意象常与秋天的萧瑟相联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芭蕉》创作于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诗人或许正身处一个静谧的环境中,面对窗外的雨声与内心的愁思,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芭蕉》以芭蕉叶与秋天为开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萧瑟的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节变换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中的“数叶芭蕉数叶秋”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随之而来的“灯长雨久不眠愁”,则将诗人的情感进一步深化,表达出在漫长的雨夜中思绪的纠葛,愁苦的心境。最后一句“又听灵溪溪水流”再次引入自然的元素,水流的声音在此既是外在的自然景观,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流动与思考。整首诗在情感和意境上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清新而又沉重的秋日夜景,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叶芭蕉数叶秋:开篇描绘了几片芭蕉叶,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气氛。
- 灯长雨久不眠愁:表达了在漫长的雨夜中,诗人因愁苦而无法入眠,情感愈加沉重。
- 灵溪寺里夜曾听:引入一个具体的场景,灵溪寺的夜晚曾有过倾听的经历,带有回忆的色彩。
- 又听灵溪溪水流:再次回到自然的声音,溪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灯长”与“雨久”,形成了对称的修辞效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芭蕉和溪水的意象,分别代表着秋天的萧条和生命的流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溪水流”赋予了生命的特征,使得自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内心的愁苦,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和生命流动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芭蕉:象征秋天,代表着生命的渐渐凋零。
- 灯:象征孤独与思索,照亮漫长的夜晚。
- 雨:象征忧愁,带来沉重的情感。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a) 柳树
b) 芭蕉
c) 桃树 -
填空题:诗中“灯长雨久不眠愁”中的“雨”象征着__。
-
判断题:诗人是在雨夜中感到愁苦。 (对/错)
答案:
- b) 芭蕉
- 忧愁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方岳的《芭蕉》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描绘了夜晚的情景,前者侧重于内心的愁苦,后者则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两者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意象使用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