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白话文翻译:
送别朋友却无法再相见,黄昏时分心中独自愁苦。
江面上空自徘徊,天边的迷茫之处无从寻觅。
经过的郡邑是樊和邓,山川河流都向嵩和汝延展。
船只渐行渐远,石径上我徒然等待。
注释:
字词注释:
- 送君: 送别朋友。
- 日暮: 黄昏,傍晚。
- 愁绪: 忧愁的情绪。
- 裴回: 徘徊,游荡。
- 迷处所: 迷惘的地方。
- 郡邑: 指地方的城镇。
- 蒲轮: 船只的轮子。
- 渐遥: 渐渐远去。
- 徒延伫: 徒然等待。
典故解析:
- 樊邓: 樊和邓为古代地名,诗中提到的郡邑,象征着友人要去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太白,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多描绘隐逸生活,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送别友人辛大时,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与不舍。作品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开头的“送君不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不舍,黄昏时分的独自愁绪更是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沉重。诗人通过描绘江上的空荡和天边的迷惘,展现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孤独感,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也暗示了友人将要去的方向,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祝福与期待。而最后两句“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则通过船只的远去和石径的漫长等待,体现了诗人心中的失落与孤独,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深情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送君不相见: 向朋友送别,但无法再相见,表现出离别的悲痛。
- 日暮独愁绪: 黄昏时分,心中愁苦,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江上空裴回: 江面上空无一人,自己在徘徊,象征着失落和惆怅。
- 天边迷处所: 远方的迷茫,让人感到无处可去。
- 郡邑经樊邓: 经过的地方是樊和邓,暗示着友人的去向。
- 山河入嵩汝: 山河延绵,象征着友人将走向更远的地方。
- 蒲轮去渐遥: 船只渐渐远去,象征着离别的加深。
- 石径徒延伫: 石径上徒然等待,表现出无尽的寂寞和等待的焦虑。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日暮”与“独愁绪”构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 描述江面上的“空裴回”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使得情景交融。
- 象征: 江水、黄昏等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惆怅,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敏感与细腻,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忧伤。
- 黄昏: 代表着生命的无常与离别的时刻。
- 郡邑: 代表着诗人对友人去向的关心与牵挂。
- 石径: 象征着孤独的等待与漫长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暮独愁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兴奋
- B. 忧愁
- C. 喜悦
-
“蒲轮去渐遥”中的“蒲轮”指的是什么?
- A. 船只
- B. 车轮
- C. 轮船
答案:
- B. 忧愁
- A. 船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主题围绕送别,但更注重于友人的前途与壮志,情感表现较为豪放。
- 李白《早发白帝城》: 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情感较为奔放,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孟浩然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