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回过德清》
时间: 2025-01-04 10:30: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平如簟不织纹,
夕阳红叶参差分。
芦边孤篷饭炊芹,
风力引上萦长云。
天将此意慰所欣,
我倦不饭兴自醺。
思懒岂复笔下勤,一默中有诗无垠,
林下振动山应闻。
白话文翻译:
溪水平坦如笮席,没有织出的纹路,
夕阳透过红叶,显得层次分明。
芦苇边一只孤零零的小船,炊烟袅袅,饭菜香气飘散。
微风轻拂,云雾缭绕,随风而上。
天意似乎将这样的情景带来安慰,我心中愉悦。
我感到疲倦,对饭菜没有心思,只想微醉。
懒散的思绪难以再勤于笔端,
在一片沉默中,诗意无穷无尽,
即使在树林下,山也应能听到我的心声。
注释:
- 溪平如簟:溪水平静如席子,形容水面平滑。
- 不织纹:没有织出来的花纹,形容水面平静。
- 夕阳红叶:指夕阳照耀下的红色树叶,描绘秋天的景象。
- 孤篷:孤独的小船。
- 炊芹:炊饭时炊煮的芹菜,暗示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 萦长云:缭绕的长云,描绘风的轻柔。
- 自醺:自我陶醉,形容作者对当下情境的沉醉。
- 一默中有诗无垠:在沉默中感受到诗意的无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镃,字用之,号东溪,南宋诗人。张镃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张镃游览德清时,借助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他对山水之美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船回过德清》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描绘了诗人在德清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通过对溪水平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平静。接着,夕阳映照下的红叶,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变化,仿佛把诗人带入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作者在孤舟之上,简单的炊烟与饭菜的香气使得生活的细节更为生动,体现出一种朴素而真实的生活状态。
而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这个美好时刻的感受,虽然感到疲倦,但内心却是愉悦的,甚至对饭菜都没有心思,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沉醉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最后以“林下振动山应闻”结尾,暗示着自然的回应,诗人在此刻与自然达成了一种默契,心灵的共鸣让他感受到诗意的无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溪平如簟不织纹:溪水平静,水面如同没有花纹的席子,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夕阳红叶参差分:夕阳下,红叶层层叠叠,展现出秋天的色彩与层次。
- 芦边孤篷饭炊芹:孤独的小船旁,炊烟袅袅,表明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 风力引上萦长云:微风轻轻吹动,云彩随风而起,表现出一种动感。
- 天将此意慰所欣:自然的美景带来安慰与喜悦。
- 我倦不饭兴自醺:虽然疲倦,但对饭菜没有兴趣,反而沉醉于此情此景。
- 思懒岂复笔下勤:懒惰的思绪让人不再勤于写作。
- 一默中有诗无垠:在安静中,感受到诗意的无限可能。
- 林下振动山应闻:即使在林中,山也能听到诗人的心声,表达人与自然的共鸣。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平如簟”,比喻溪水的平静,形象生动。
- 对仗:如“孤篷饭炊芹”,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林下振动山应闻”,赋予自然以生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展现了一种恬静、悠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生命的宁静与流动。
- 红叶:代表秋天的成熟与变化。
- 孤船:象征孤独与自我反思。
- 炊烟:代表简单的生活与温馨的家庭氛围。
- 长云:象征自由与无尽的想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溪平如簟”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A. 山的高耸
B. 水面的平静
C. 树叶的繁茂 -
诗人对饭菜的兴趣如何? A. 非常感兴趣
B. 没有兴趣
C. 只喜欢吃芹菜 -
“林下振动山应闻”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山的恐惧
B. 诗人与自然的共鸣
C. 诗人对城市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对比,张镃的诗更加强调了生活的细节与内心的感受,而王维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张镃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