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栉发晨兴後,宽腰午饷余。
讲明穷理学,雠校养生书。
倚杖听啼鸟,临池看戏鱼。
怡然又终日,底事解愁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早晨梳理头发后起床,宽松地坐在午餐后,讲解理学,校对养生的书籍。作者倚着拐杖,听鸟儿啼鸣,坐在池边看戏水中的鱼儿。整天怡然自得,却不知如何才能解忧。
注释:
- 栉发:梳理头发。
- 晨兴:早晨起床。
- 宽腰:形容身心放松。
- 午饷余:午餐后的闲暇时光。
- 讲明:讲解清楚。
- 穷理学:研究理学,理学是宋代的一种哲学。
- 雠校:校对、纠正。
- 养生书:有关养生的书籍。
- 倚杖:依靠拐杖,暗示年纪较大。
- 听啼鸟:听鸟叫声,享受自然。
- 戏鱼:看鱼嬉戏,表现悠闲。
- 怡然:心情愉快、安适。
- 解愁:解除烦恼。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理学”与“养生”字眼反映了宋代士人关注自然与内心修养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卿云山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民族的苦难,作品深刻表达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杂赋》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学和养生的重视,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诗歌鉴赏:
《杂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日常生活,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诗中“倚杖听啼鸟,临池看戏鱼”的场景,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与享受,也暗示了作者的年长与无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尽管外在的烦恼难以逃避,内心却能通过对自然的欣赏寻找到一丝安慰。
此外,诗中提到的“穷理学”和“养生书”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与健康生活的思考,表明他对智慧与健康的追求。最后一句“底事解愁予?”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人生困惑的思考,展示了在外在宁静中潜藏的内心焦虑与不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栉发晨兴後,宽腰午饷余。”:描绘了作者的早晨与午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生活的闲适。
- “讲明穷理学,雠校养生书。”:展现了作者对学术的追求与对健康的重视。
- “倚杖听啼鸟,临池看戏鱼。”:通过自然景观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怡然又终日,底事解愁予?”:结尾反问,揭示了内心的烦恼与对生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临池看戏鱼”中的“戏鱼”体现了自然的生动与趣味。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日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同时反映出对人生困扰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悠闲生活中的无奈与愁苦。
意象分析:
- 晨兴:象征新的一天与希望。
- 啼鸟:代表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活力。
- 戏鱼: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自由。
- 倚杖:暗示年长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栉发晨兴後”中的“栉发”是什么意思?
A) 梳理头发
B) 整理衣服
C) 早起 -
诗中提到的“讲明穷理学”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学问
C) 友情 -
最后一句“底事解愁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疑惑与烦恼
C) 满足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陆游与苏轼的作品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强调内心的忧虑,而苏轼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态度。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