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省郎蔡彦文观潮长歌录呈吴兴贰守云间先生》
时间: 2025-01-01 12:51: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省郎蔡彦文观潮长歌录呈吴兴贰守云间先生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舞海凤,跳天吴,八月十八壮观天下无。
蓬婆之山突兀眼前见,有如祖龙万铎来东驱。
婆留一箭气相敌,强弩不用三千夫。
云蜃成楼不可斩,火铁摇识谁能屠。
招潮小儿不畏死,面螯蹋浪心何粗。
榑桑烂,若木枯,革瓢古愤无时苏。
东维子,惊相呼,长风破浪未归去,一叶欲事寰瀛图。
冯谁之,一疋素,中有万里河汉乘吾桴。
白话文翻译
在海上舞动的凤凰,跳跃在天空的吴地,八月十八的壮观场面真是无与伦比。
蓬婆山在眼前高耸,仿佛祖龙万铎正从东边驱来。
婆留以箭气来对抗,强弩不需三千士兵。
云中的蜃楼无法斩断,火铁之间又有谁能屠戮?
招潮的小孩们毫不畏惧,面对浪潮心中是何等粗犷。
烂榑桑,像枯木一般,古老的愤懑无时无刻不在甦醒。
东维子惊呼着,长风破浪还未归去,
一叶小舟正欲图谋海洋大图。
冯谁的船上,一片素帆,承载着万里河汉。
注释
- 舞海凤:指的是海中腾飞的凤凰,象征着壮丽与活力。
- 跳天吴:形容吴地的壮观,吴是江南地区的一个地名。
- 蓬婆之山:蓬婆山是潮汐观潮的著名地点。
- 祖龙万铎:祖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龙,万铎指强有力的武器,暗示来临的潮水气势如虹。
- 云蜃成楼:云中的蜃楼是海市蜃楼的象征,无法捕捉与斩断。
- 招潮小儿:指那些在潮水中嬉戏的孩子们,表现出无畏的精神。
- 东维子:可能指代某位历史人物或神话角色,表现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字子华,号云间,浙江人。因其诗风豪放、气势磅礴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观潮之际,正值八月中旬,正是潮水最为壮观的时候。诗人通过对潮汐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维桢的《次韵省郎蔡彦文观潮长歌录》以其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潮水的壮丽场景和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观潮的情景与内心的感受紧密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诗中“舞海凤,跳天吴”的开头便引人入胜,生动地描绘出海上壮观的景象。接着,蓬婆山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高耸与雄伟,仿佛祖龙的气势从东而来,象征着潮水的奔腾与浩荡。
“招潮小儿不畏死”更是将人们的勇气与自然的威力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畏。整首诗不仅描写了潮水的壮观场景,更深层地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平衡与对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舞海凤,跳天吴:描绘潮水涌动的壮观场面,象征自然的力量。
- 八月十八壮观天下无:明确时间与场景,突出潮水的壮丽无比。
- 蓬婆之山突兀眼前见:描述蓬婆山的高耸,增强了自然的雄伟感。
- 有如祖龙万铎来东驱:通过比喻,形容潮水的气势如同神龙来临。
- 婆留一箭气相敌:暗示人类与自然的对抗,表现出勇气。
- 云蜃成楼不可斩:蜃楼的幻象象征自然的不可捉摸。
- 火铁摇识谁能屠:暗示科技与自然的对抗,反思人类的能力。
- 招潮小儿不畏死:展现孩子们的无畏精神,象征人类的勇气。
- 榑桑烂,若木枯:表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
- 东维子,惊相呼:将历史人物引入,增强诗的厚重感。
- 一叶欲事寰瀛图:展现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 冯谁之,一疋素: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潮水比作神龙,增强了气势。
- 拟人:孩子们被赋予勇气,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潮水的壮观场景,展现了自然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象征广阔与未知,代表自然的力量。
- 山:象征稳固与高耸,体现自然的雄伟。
- 潮:象征变化与力量,展现自然的动态。
- 孩童:象征无畏与纯真,表现人类的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蓬婆之山”是指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江苏
- C. 福建
- D. 安徽
-
“招潮小儿不畏死”中的“小儿”表现了怎样的精神?
- A. 恐惧
- B. 无畏
- C. 疲惫
- D. 忧虑
-
诗中“云蜃成楼”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海市蜃楼
- B. 天空的云彩
- C. 人造建筑
- D. 幻想的梦境
答案
- A. 浙江
- B. 无畏
- A. 海市蜃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写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追求。
- 杜甫的《望岳》则以岳为主题,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体现出更深层次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中的自然观:从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