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行,赠袁炼师》

时间: 2025-01-01 14:02:02

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每岁考校月之二日为嘉平。

至今华阳有仙会,会则鬼兽叫啸丹光明。

上帝又闵其人之枉死,必生仙医有如贞白者,代居山中救愚氓。

自从贞白上仙去,杏林剪伐橘井夷沟坑。

越七百岁乃有袖云氏,弱冠学道朝天京。

天子问道赐爵秩,师拂衣去还山自吹鸾凤笙。

不烧竹,不辟谷,不餐日月精,不役罡诀甲与丁。

人有奇疾弗能名,郁如病草无勾萌。

师一视,挛者伸,瞽者觌,跛者行。

门之无父咀之剂、针石之兵,惟有日两炊饭折足铛。

乃云太上亲传一管笔、三轴经,无忧祖师传至我,我奉行之无足惊!

吾闻上古俞跗善疗疾,不施汤液、尚须皮毛解剥净洗五藏腥,如何三经一笔乃尔灵!

人报以金掷之如瓦砾,以廉售欲岂比长安清,亦何必隐居辛苦注草经。

呜呼,人生喜怒悲乐病易成,须发日槁为星星。

便从炼炼师乞浆啖火枣,青华定录共见茅君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医师行,赠袁炼师
杨维桢〔元代〕
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每岁考校月之二日为嘉平。至今华阳有仙会,会则鬼兽叫啸丹光明。上帝又闵其人之枉死,必生仙医有如贞白者,代居山中救愚氓。自从贞白上仙去,杏林剪伐橘井夷沟坑。越七百岁乃有袖云氏,弱冠学道朝天京。天子问道赐爵秩,师拂衣去还山自吹鸾凤笙。不烧竹,不辟谷,不餐日月精,不役罡诀甲与丁。人有奇疾弗能名,郁如病草无勾萌。师一视,挛者伸,瞽者觌,跛者行。门之无父咀之剂针石之兵,惟有日两炊饭折足铛。乃云太上亲传一管笔三轴经,无忧祖师传至我,我奉行之无足惊!吾闻上古俞跗善疗疾,不施汤液尚须皮毛解剥净洗五藏腥,如何三经一笔乃尔灵!人报以金掷之如瓦砾,以廉售欲岂比长安清,亦何必隐居辛苦注草经。呜呼,人生喜怒悲乐病易成,须发日槁为星星。便从炼炼师乞浆啖火枣,青华定录共见茅君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大茅先生作为掌管生死的仙人,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日子考校人间的医师。至今华阳山上仍有仙会,届时鬼神和兽类都会呼啸而来,光辉闪烁。上帝怜悯那些被冤屈而死的人,必会降生像贞白那样的仙医,代替他在山中救助世人。自从贞白仙人离开后,杏林(医学界)遭到破坏,七百年后才有了袖云氏(指袁炼师),在年少时便出发朝天京学习道理。天子询问道理,并赐予他官爵,但师傅却不屑一顾,拂衣而去,回归山林,独自欣赏音乐。他不烧竹子,不辟谷,不吸收阳光和月光的精华,也不使用繁杂的道教法术。人们患有奇怪的疾病却无法名状,像生病的草木无从生长,师傅一看,拗的能伸,瞎的能看,跛的能行。面对无父之人,他用药剂、针石等兵器,惟有每日两餐,简单的饮食。师傅说太上老君亲自传授的一管笔和三轴经书,无忧祖师传给我,我遵循这些并不感到惊讶!我听说上古的俞跗擅长治病,不用汤药,却要剥去皮毛,清洗五脏,如何三经一笔就能灵验!人们用金钱来回报,像扔瓦片一样随意,廉价的药品何以比得上长安的名药,何必隐居辛苦地注释草经呢?唉,人生的喜怒哀乐,生病容易成灾,须发日渐枯萎如星星。于是我向炼师乞求浆水和火枣,青华定录(指道教经典)共见茅君的丰盈。

注释

  • 大茅先生:传说中的掌管生死的仙人。
  • 贞白:指道教中的一位名医,象征高超的医术。
  • 杏林:指医学界,源于“杏林春暖,百草皆可医”的说法。
  • 袖云氏:袁炼师,诗中称赞的医师,象征新的医术。
  • 太上:指道教中的太上老君,象征最高的道教权威。
  • 俞跗:古代名医,以擅长治疗著称。
  • 青华定录:道教经典,象征道教的智慧和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1359)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作品多描写山水、花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医术发展不平衡,许多民众对医师的信任下降。诗人通过对袁炼师的赞美和对古代名医的追溯,表达了对高尚医德和医术的向往,反映了社会对医师的期待与批判。

诗歌鉴赏

《医师行,赠袁炼师》是一首通过医师形象传达对高尚医德与医术的赞美之作。诗中描绘了大茅先生作为掌管生死的神灵,每年考核医师的场景,增强了医术的神秘感。贞白仙人和袁炼师的形象对比,体现了人们对医术的渴望与追求。诗中提到的“人有奇疾弗能名”,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医学的局限性,诗人对无法治愈的病症感到无奈以及对医术的渴望。

此外,诗中提到的“拂衣去还山自吹鸾凤笙”,表现了医师不屑于权势、渴望隐逸的精神追求。杨维桢在诗中融入了对古代名医的敬仰,表达了对现代医师的期望,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大茅先生掌管生死,暗示医师的重要性。
  2. 每岁考校月之二日为嘉平:指每年特定的日子考核医者,强调医术的严谨。
  3. 至今华阳有仙会:华阳山上有仙会,描绘了古代神秘的医术背景。
  4. 自从贞白上仙去:贞白仙人的离去,象征高超医术的缺失。
  5. 人有奇疾弗能名:表现了医学的无能为力,对疾病的无奈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病草无勾萌”,以草木比喻人的病症,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人报以金掷之如瓦砾”,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袁炼师的赞美和对古代名医的追溯,表达了对医德与医术的崇高敬意,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希望医师能够继承古代的智慧,救助更多的病人,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茅先生:象征高超的医术与道德。
  • 贞白仙人:代表传统医学的顶峰。
  • 杏林:象征医学界,意在传达医生的责任与使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大茅先生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A. 掌管生死
    B. 掌管财富
    C. 掌管教育
    D. 掌管法律

  2. 袁炼师在诗中被称赞的原因是什么? A. 他拥有高超的医术
    B. 他是皇帝的老师
    C. 他富有
    D. 他擅长诗歌

  3. 诗中提到的“贞白上仙”象征什么? A. 高尚的医德
    B. 失落的医术
    C. 财富的象征
    D. 社会的公正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医宗金鉴》:强调中医的传统和实用性。
  • 《黄帝内经》:探讨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两者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但《医师行》更侧重于医学与人性。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医学史》

相关诗句

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每岁考校月之二日为嘉平。下一句是什么

至今华阳有仙会,会则鬼兽叫啸丹光明。上一句是什么

至今华阳有仙会,会则鬼兽叫啸丹光明。下一句是什么

上帝又闵其人之枉死,必生仙医有如贞白者,代居山中救愚氓。上一句是什么

上帝又闵其人之枉死,必生仙医有如贞白者,代居山中救愚氓。下一句是什么

自从贞白上仙去,杏林剪伐橘井夷沟坑。上一句是什么

自从贞白上仙去,杏林剪伐橘井夷沟坑。下一句是什么

越七百岁乃有袖云氏,弱冠学道朝天京。上一句是什么

越七百岁乃有袖云氏,弱冠学道朝天京。下一句是什么

天子问道赐爵秩,师拂衣去还山自吹鸾凤笙。上一句是什么

天子问道赐爵秩,师拂衣去还山自吹鸾凤笙。下一句是什么

不烧竹,不辟谷,不餐日月精,不役罡诀甲与丁。上一句是什么

不烧竹,不辟谷,不餐日月精,不役罡诀甲与丁。下一句是什么

人有奇疾弗能名,郁如病草无勾萌。上一句是什么

人有奇疾弗能名,郁如病草无勾萌。下一句是什么

师一视,挛者伸,瞽者觌,跛者行。上一句是什么

师一视,挛者伸,瞽者觌,跛者行。下一句是什么

门之无父咀之剂、针石之兵,惟有日两炊饭折足铛。上一句是什么

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下一句是什么

每岁考校月之二日为嘉平。上一句是什么

每岁考校月之二日为嘉平。下一句是什么

至今华阳有仙会,上一句是什么

至今华阳有仙会,下一句是什么

会则鬼兽叫啸丹光明。上一句是什么

会则鬼兽叫啸丹光明。下一句是什么

上帝又闵其人之枉死,上一句是什么

上帝又闵其人之枉死,下一句是什么

必生仙医有如贞白者,上一句是什么

必生仙医有如贞白者,下一句是什么

代居山中救愚氓。上一句是什么

代居山中救愚氓。下一句是什么

自从贞白上仙去,上一句是什么

自从贞白上仙去,下一句是什么

杏林剪伐橘井夷沟坑。上一句是什么

杏林剪伐橘井夷沟坑。下一句是什么

越七百岁乃有袖云氏,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