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漫兴》

时间: 2025-01-10 15:32:16

生涯应作浣花翁,事事疏慵。

结庐恰喜尘嚣外,栽花地、雨碧霜红。

家在乱云深处,人来流水声中。

年年相识旧东风,排我小帘栊。

榆钱落尽萍钱落,奚囊在、不畏诗穷。

夜泛试移短棹,晓眠常过高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 漫兴
作者:戈止 〔明代〕

生涯应作浣花翁,事事疏慵。
结庐恰喜尘嚣外,栽花地雨碧霜红。
家在乱云深处,人来流水声中。
年年相识旧东风,排我小帘栊。
榆钱落尽萍钱落,奚囊在不畏诗穷。
夜泛试移短棹,晓眠常过高舂。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我应该像个浣花的老人,面对万事总是懒散。
在世俗的喧嚣之外搭建我的茅屋,种花的地方雨水滋润,霜红花开。
我的家在那云雾缭绕的深处,听见人们在流水声中来去。
年年都与熟悉的东风相识,轻轻推开我的小帘子。
榆树的种子落尽了,浮萍的种子也落尽了,我的诗囊不畏惧穷困。
夜里我试着划动短桨,清晨常常在高高的舂米声中醒来。

注释

  • 浣花翁:指的是洗花的老人,象征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尘嚣外:指的是喧闹的世俗生活之外。
  • 碧霜红:形容花朵在雨水滋润下的鲜艳色彩。
  • 乱云深处:指隐秘、幽静的地方。
  • 榆钱、萍钱:榆树、浮萍的种子,象征时光流逝。
  • 奚囊:指诗人的诗囊,代表诗歌创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戈止,明代诗人,生于书香世家,才情出众,作品多以自然、闲适为主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对生活的沉思时刻,表达了他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风入松 漫兴》是一首充满闲适与思索的诗作,戈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中“生涯应作浣花翁,事事疏慵”一开篇即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渴望一种超脱的存在状态。接下来的“结庐恰喜尘嚣外”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自然的安静与美好。

“家在乱云深处,人来流水声中”展现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向往,隐秘而悠然,伴随着流水声更添几分宁静。年复一年与东风相识,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诗人用“榆钱落尽萍钱落”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奚囊在不畏诗穷”又表现出一种对创作的执着与乐观。

最后的“夜泛试移短棹,晓眠常过高舂”则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夜晚划船的试探与清晨的悠然,是对生活的一种淡然态度。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意象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无尽的热爱,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闲适、自然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涯应作浣花翁,事事疏慵:诗人自我定位为浣花翁,表达出一种对世俗事务的懒散态度。
  • 结庐恰喜尘嚣外:希望在喧嚣之外构筑自己的居所,体现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栽花地雨碧霜红:描绘花园的美丽,是诗人理想生活的象征。
  • 家在乱云深处,人来流水声中:隐秘的家与流水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 年年相识旧东风,排我小帘栊: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达出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
  • 榆钱落尽萍钱落,奚囊在不畏诗穷: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常,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作。
  • 夜泛试移短棹,晓眠常过高舂:悠闲的生活场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浣花翁”比喻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拟人:如“人来流水声中”,使流水似乎也在与人互动。
  • 对仗:如“榆钱落尽萍钱落”,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出明代文人追求宁静、超脱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浣花翁:象征闲适、超然的生活态度。
  2. 尘嚣:代表世俗的喧闹与繁杂。
  3. 碧霜红: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多样。
  4. 流水声: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5. 榆钱、萍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戈止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的“浣花翁”象征着什么?

    • A. 忙碌的商人
    • B. 超然的生活态度
    • C. 诗人的朋友
    • D. 一位农夫
  3. 诗中提到的“榆钱落尽萍钱落”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诗人对金钱的追求
    • D.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比较戈止的《风入松 漫兴》与王维的《鸟鸣涧》,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戈止更倾向于表达闲适的生活态度,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戈止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