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午日垂虹桥嵋雪明府志伊徵君同制》

时间: 2025-01-10 16:56:39

风波不放旅愁闲。

佳节阑删。

五丝却系松陵棹,酒旗青、且泊前滩。

断岸烟葵笑客,隔纱商女凭栏。

水车千桨似湘沅。

昨有人看。

濛濛疏雨浑无赖,小楼西、一带云鬟。

料得石榴裙湿,谁迎桃叶舟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波不放旅愁闲。佳节阑删。五丝却系松陵棹,酒旗青且泊前滩。断岸烟葵笑客,隔纱商女凭栏。水车千桨似湘沅。昨有人看。濛濛疏雨浑无赖,小楼西一带云鬟。料得石榴裙湿,谁迎桃叶舟还。

白话文翻译

在风波中,旅途的愁绪依旧难以排遣,佳节已接近尾声。五色丝带系在松陵的船桨上,酒旗在前滩静静地迎风飘扬。断岸边的烟葵在微风中轻轻摇摆,隔着纱窗,商女倚靠着栏杆,似在等待着什么。水车的千桨仿佛在江河中荡漾,昨日还有人来观赏。细雨纷飞,似乎让人感到无奈,小楼的西边,云鬟轻轻地随风飘舞。想必石榴裙已经湿透,又是谁来接这艘桃叶舟呢?

注释

  • 旅愁:指在旅途中产生的思乡之情。
  • 佳节阑删:佳节即将结束。
  • 五丝:五种色彩的丝带,常用来装饰船只。
  • 酒旗:酒家的招牌,表示这里可以饮酒。
  • 商女:指在船上唱歌的女子,古代常见的职业。
  • 桃叶舟:一种轻便的船,通常用来渡水。

典故解析

“桃叶舟”在古诗中常用作思念与离别的象征,表达对爱人的期待和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良年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山水、游历为题材,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某个节日的午后,诗人处在旅途之中,感受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午后游历时的心情。开篇便以“风波不放旅愁闲”引入,直接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愁苦和不安,接着以“佳节阑删”揭示出节日的临近结束,增添了几分惆怅。诗中“酒旗青且泊前滩”的描写,生动展现了节日的气氛与热闹,然而随着景象的转换,诗人又感受到“隔纱商女凭栏”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水车千桨似湘沅”,让人联想到湘江的水波荡漾,诗人似乎在此情此景中感受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结尾处的“料得石榴裙湿,谁迎桃叶舟还”,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波不放旅愁闲”:旅途中风波不断,愁绪难以散去。
  2. “佳节阑删”:佳节即将结束,使人感到惆怅。
  3. “五丝却系松陵棹”:船桨上系着五色丝带,象征欢庆与美好。
  4. “酒旗青且泊前滩”:酒旗迎风飘扬,展示饮酒的氛围。
  5. “断岸烟葵笑客”:烟葵摇曳,仿佛在与路过的客人嬉笑。
  6. “隔纱商女凭栏”:隔着纱窗,商女独自倚靠着栏杆,显得孤寂。
  7. “水车千桨似湘沅”:水车的桨如湘江水波般涟漪荡漾。
  8. “昨有人看”:不禁回忆起昨日的游人。
  9. “濛濛疏雨浑无赖”:细雨淅淅沥沥,令人感到无奈。
  10. “小楼西一带云鬟”:西楼上,女子的云鬟随着风轻舞。
  11. “料得石榴裙湿”:想必她的裙子已经被雨淋湿。
  12. “谁迎桃叶舟还”:不知又是谁来接她的船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车的桨比作湘江的波浪,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拟人:烟葵“笑客”,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使景象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孤独与对节日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波:象征旅途的不安与动荡。
  • 佳节:象征欢乐的时光。
  • 松陵:自然环境,带有宁静的气息。
  • 商女:代表着等待与期盼。
  • 桃叶舟:象征归乡的希望与梦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佳节阑删”意指什么?

    • A. 节日已经开始
    • B. 节日即将结束
    • C. 节日很热闹
  2. “水车千桨似湘沅”中的“湘沅”指的是?

    • A. 湖泊
    • B. 河流
    • C. 山脉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和李良年的《风入松》,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显得更为细腻与内省,反映出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良年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