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马叟书作此远寄》
时间: 2025-01-01 11:47: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洛阳马叟世称贤,童稚相看四十年。只道诗名传宇内,宁知酒债满江边。蓬蒿久没扬雄宅,虾菜聊随范蠡船。此日将书付归雁,不胜清泪湿吴笺。
白话文翻译: 洛阳的马叟被世人称为贤人,从童年相识至今已有四十年。只知道他的诗名传遍天下,却不知他的酒债也遍布江边。他的居所已被蓬蒿淹没,如同扬雄的旧宅,而他如今只能随波逐流,像范蠡一样依靠虾菜为生。今天我将这封信交给归雁,不禁泪流满面,泪水沾湿了吴地的纸笺。
注释:
- 洛阳马叟:指诗中的友人,居住在洛阳的老者。
- 童稚相看:指从童年时期就相识。
- 诗名传宇内:指马叟的诗名广泛传播。
- 酒债满江边:比喻马叟因饮酒而欠下的债务很多。
- 蓬蒿久没扬雄宅:比喻马叟的居所荒废,如同扬雄的旧宅。扬雄,西汉文学家,其宅荒废后被蓬蒿覆盖。
- 虾菜聊随范蠡船:比喻马叟生活贫困,只能依靠简单的食物度日。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隐居江湖,以渔为生。
- 吴笺:吴地产的纸,这里指信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著称。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境遇的同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袁凯在得知洛阳友人马叟的消息后,感慨其境遇而作,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描绘了友人马叟的境遇和作者的情感。诗中“诗名传宇内”与“酒债满江边”形成鲜明对比,既赞扬了马叟的文学成就,又揭示了其生活的困顿。“蓬蒿久没扬雄宅”和“虾菜聊随范蠡船”则进一步通过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马叟的孤独和贫困。结尾的“不胜清泪湿吴笺”则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思念,使整首诗充满了感伤和温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阳马叟世称贤:介绍友人的身份和声望。
- 童稚相看四十年:表达与友人长久的关系。
- 只道诗名传宇内:赞扬友人的文学成就。
- 宁知酒债满江边:揭示友人的生活困境。
- 蓬蒿久没扬雄宅:比喻友人居所的荒废。
- 虾菜聊随范蠡船:比喻友人生活的贫困。
- 此日将书付归雁:表达寄信的动作和情感。
- 不胜清泪湿吴笺: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同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诗名传宇内”与“酒债满江边”的对比,突出友人的双重境遇。
- 象征:使用“蓬蒿久没扬雄宅”和“虾菜聊随范蠡船”等象征性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生活状态。
- 典故:引用扬雄和范蠡的典故,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同情。通过描绘友人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困境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能力。
意象分析:
- 蓬蒿:象征荒废和孤独。
- 虾菜:象征贫困和简朴的生活。
- 归雁:象征书信和远方的联系。
- 吴笺:象征书信和情感的载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洛阳马叟”是指: A. 洛阳的一位老者 B. 洛阳的一位诗人 C. 洛阳的一位贤人 D. 洛阳的一位酒徒 答案:C
-
诗中“诗名传宇内”与“酒债满江边”形成的是: A. 并列关系 B. 对比关系 C. 因果关系 D. 递进关系 答案:B
-
诗中“蓬蒿久没扬雄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
诗中“不胜清泪湿吴笺”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惊讶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友人境遇的同情。
- 王维的《送别》: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
诗词对比:
- 袁凯的《得马叟书作此远寄》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友人境遇的同情,但袁凯的诗更加注重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友人性格的刻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明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袁凯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