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西送邓生 袁凯 〔明代〕 东望沧溟涕泗垂,闺中少妇亦沾衣。 他时若有相思字,只寄春江燕子归。
白话文翻译:
向东望着广阔的海洋,泪水和鼻涕不断流下,家中的年轻妇女也泪湿衣襟。 将来如果有表达相思的书信,只需寄给春天归来的燕子。
注释:
- 沧溟:广阔的海洋。
- 涕泗:眼泪和鼻涕。
- 沾衣:泪湿衣襟。
- 相思字:表达相思的书信。
- 春江燕子归:春天归来的燕子,象征着传递消息的使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情感和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城西送别友人邓生时的深情和不舍,通过东望沧溟的广阔景象和闺中少妇的泪水,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时的感伤场景。首句“东望沧溟涕泗垂”,通过“东望”和“沧溟”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广阔和深邃,而“涕泗垂”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和不舍。次句“闺中少妇亦沾衣”,通过闺中少妇的泪水,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痛苦和相思的深切。末句“他时若有相思字,只寄春江燕子归”,以燕子为信使,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通信的期待,同时也增添了一丝希望和温暖的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东望”和“沧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广阔和深邃,而“涕泗垂”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和不舍。
- 次句通过闺中少妇的泪水,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痛苦和相思的深切。
- 末句以燕子为信使,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通信的期待,同时也增添了一丝希望和温暖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沧溟”比喻广阔的海洋,增强了诗句的意境。
- 拟人:“燕子归”拟人化,赋予燕子传递消息的使命。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通过广阔的海洋和闺中少妇的泪水,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和相思的深切。
意象分析:
- 沧溟:广阔的海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广阔和深邃。
- 涕泗:眼泪和鼻涕,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和不舍。
- 燕子归:春天归来的燕子,象征着传递消息的使者,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通信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沧溟”指的是什么? A. 广阔的海洋 B. 高山 C. 沙漠 D. 森林
- 诗中“燕子归”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传递消息的使者 C. 离别的痛苦 D. 相思的深切
- 诗中“闺中少妇亦沾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
诗词对比:
- 袁凯《城西送邓生》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通过广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但袁凯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选》: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