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石自团团,春流亦漾漾。闲沤两边至,轻丝风外扬。既寡羡鱼情,还闻濯缨唱。嗟彼磻上翁,投竿复何向?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石头圆滚滚,春天的水流轻轻荡漾。悠闲的水泡从两边涌来,轻柔的丝线在风中飘扬。既然没有羡慕鱼儿的心情,还能听到洗缨的歌声。感叹那位在磻溪上的老翁,投下钓竿又指向何方?
注释:
- 白石:白色的石头,这里形容石头圆润。
- 春流:春天的水流。
- 漾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 闲沤:悠闲的水泡。
- 轻丝:轻柔的钓丝。
- 风外扬:在风中飘扬。
- 羡鱼情:羡慕鱼儿自由自在的心情。
- 濯缨唱:洗缨的歌声,比喻清高的志趣。
- 磻上翁:指姜太公,传说他在磻溪钓鱼,等待时机。
- 投竿:投下钓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钓鱼的景象,通过对比钓鱼者的闲适与姜太公的等待时机,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志趣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钓鱼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和钓鱼者的闲适心情。诗中“白石自团团,春流亦漾漾”描绘了石头圆润、水波荡漾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闲沤两边至,轻丝风外扬”进一步以水泡和钓丝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后两句“既寡羡鱼情,还闻濯缨唱”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志趣的向往,而“嗟彼磻上翁,投竿复何向”则通过姜太公的典故,暗示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石自团团:形容石头圆润,自然形成的样子。
- 春流亦漾漾:春天的水流轻轻荡漾,形容水波的动态美。
- 闲沤两边至:悠闲的水泡从两边涌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 轻丝风外扬:轻柔的钓丝在风中飘扬,形容钓丝的轻盈。
- 既寡羡鱼情:既然没有羡慕鱼儿自由自在的心情,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 还闻濯缨唱:还能听到洗缨的歌声,比喻清高的志趣。
- 嗟彼磻上翁,投竿复何向:感叹那位在磻溪上的老翁,投下钓竿又指向何方,通过姜太公的典故,暗示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石自团团”比喻石头圆润,“春流亦漾漾”比喻水波的动态美。
- 拟人:如“闲沤两边至”将水泡拟人化,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既寡羡鱼情,还闻濯缨唱”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钓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志趣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白石:圆润的石头,象征自然的和谐。
- 春流:轻轻荡漾的水流,象征生命的活力。
- 闲沤:悠闲的水泡,象征宁静的心态。
- 轻丝:轻柔的钓丝,象征轻盈的生活态度。
- 濯缨唱:洗缨的歌声,象征清高的志趣。
- 磻上翁:姜太公的典故,象征等待时机和超然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石自团团”形容的是什么? A. 石头圆润 B. 水波荡漾 C. 风中飘扬
- “既寡羡鱼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羡慕鱼儿 B. 超然态度 C. 清高志趣
- “嗟彼磻上翁”中的“磻上翁”指的是谁? A. 姜太公 B. 钓鱼者 C. 诗人自己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描绘春日江畔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鹿柴》:以静谧的山林为背景,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袁凯《邹园十咏 钓矶》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两者都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但袁诗更侧重于表达超然态度,而杜诗则更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王维等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更广泛的诗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