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己巳二月会稽马上口号》

时间: 2025-01-19 14:51:51

十里平堤堤上道,夕阳低送鸣镳。

越溪春水碧于绡。

茏葱芳草,软逞玉骢骄。

刚道苎萝无觅处,清愁未肯相饶。

粉墙回映赤阑桥。

婆娑杨柳,多少泥人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里平堤堤上道,夕阳低送鸣镳。
越溪春水碧于绡。茏葱芳草,软逞玉骢骄。
刚道苎萝无觅处,清愁未肯相饶。
粉墙回映赤阑桥。婆娑杨柳,多少泥人娇。

白话文翻译:

在十里长的堤岸上,路面平坦,夕阳低垂,映照着马蹄声。
越溪的春水如绡帕般碧绿,岸边绿草茂盛,柔软的骏马显得格外骄傲。
刚才说起苎萝的踪迹,却无处可寻,清幽的愁绪似乎不肯放过我。
粉墙映衬着红色的栏桥,轻柔的杨柳在风中摇曳,多少泥土捏成的人儿显得娇美动人。

注释:

  • 鸣镳:马蹄声。
  • :一种轻薄的丝织物,这里比喻春水清澈。
  • 苎萝:一种植物,常用来编织,象征着美好而难寻的东西。
  • 粉墙:用白色泥土抹成的墙,常见于江南地区。
  • 赤阑桥:红色栏杆的桥,增添了画面的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荣法是近代著名的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己巳年二月,地点在会稽,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在这幅春景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己巳二月会稽马上口号》以春天的江南景色为背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水、芳草、夕阳等自然景物。开头两句“十里平堤堤上道,夕阳低送鸣镳”生动地呈现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黄昏场景,夕阳的余晖和马蹄的清脆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接下来的“越溪春水碧于绡”,通过比喻将春水的清澈与绡帕相提并论,展现了自然的纯净与美丽。而“茏葱芳草,软逞玉骢骄”则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马儿在草地上显得无比骄傲。

然而,诗中并不只是单纯的美好,自然景色的描写中透出了一丝淡淡的忧愁。“刚道苎萝无觅处,清愁未肯相饶”,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美,又有内在的情感深度。

最后的“粉墙回映赤阑桥,婆娑杨柳,多少泥人娇”将画面推向高潮,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温柔和细腻,泥人象征着人间的生活气息,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往事的怀念。整首诗在美景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袁荣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里平堤堤上道:描绘一条平坦的堤岸道路,展现开阔的视野。
  2. 夕阳低送鸣镳:夕阳西下,马蹄声响,营造出黄昏的宁静氛围。
  3. 越溪春水碧于绡:春水清澈透亮,颜色如绡帕一般,表现春天的生机。
  4. 茏葱芳草,软逞玉骢骄:生机盎然的草地和骏马,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5. 刚道苎萝无觅处:提到苎萝但难以寻觅,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6. 清愁未肯相饶:清淡的愁绪缠绕着自己,不肯放过。
  7. 粉墙回映赤阑桥:粉墙与红桥的映衬,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8. 婆娑杨柳,多少泥人娇:杨柳轻摇,泥人形象鲜活,展现春日的生动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水碧于绡”。
  • 拟人:如“婆娑杨柳”,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粉墙回映赤阑桥,婆娑杨柳”。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往事的沉思,情感深邃而细腻,兼具自然与人文的意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 春水: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新的开始。
  3. 芳草:生机盎然,象征青春和活力。
  4. 苎萝:象征着美好而难寻的事物。
  5. 泥人:象征人间的生活和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越溪春水”比喻为: A. 清澈
    B. 浑浊
    C. 深邃
    D. 冷峻

  2. “刚道苎萝无觅处”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幸福
    B. 失落
    C. 愤怒
    D. 喜悦

  3. 诗中“婆娑杨柳”中“婆娑”的意思是: A. 直立
    B. 摇曳
    C. 静止
    D. 消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袁荣法的作品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袁荣法更多地关注细腻的情感描绘,而苏轼则在豪放中带有哲理。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