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七》

时间: 2024-09-19 20:56:27

曾跨青霄鹤,来听碧树鸡。

莲花从火发,桂叶与云齐。

目旷乾坤小,身高日月低。

壶中双凤隐,剑外六龙迷。

药性因明启,丹功自敬跻。

崆峒何用访,于此识端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跨青霄鹤,来听碧树鸡。
莲花从火发,桂叶与云齐。
目旷乾坤小,身高日月低。
壶中双凤隐,剑外六龙迷。
药性因明启,丹功自敬跻。
崆峒何用访,于此识端倪。

白话文翻译:

我曾骑着青霄之鹤,来此聆听碧树间的鸡鸣。
莲花从火中绽放,桂叶与云彩并齐。
眼界宽广使我觉得天地渺小,身高使我觉得日月低矣。
壶中有双凤隐藏,剑外有六龙迷离。
药性因明而启发,丹功自我尊敬而进步。
崆峒山何必去寻访,在此我已领悟了真谛。

注释:

  • 青霄鹤:指一种神话中的鸟,象征高远的志向。
  • 碧树鸡:指青翠的树木旁的鸡鸣,可能象征自然的宁静。
  • 莲花从火发:象征涅槃重生,莲花在火中绽放,表现了不屈的精神。
  • 桂叶与云齐:桂叶如云,暗示高洁的品格。
  • 目旷:眼界开阔。
  • 壶中双凤隐:象征着隐秘的高贵或美好事物。
  • 丹功:指炼丹的技艺,象征追求长生不老和超凡的境界。
  • 崆峒:指崆峒山,常与道教相关,象征寻求真理与智慧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炼,明代诗人,字子华,号云山,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写道教和自然题材的诗作。沈炼的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教哲理的领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和道教文化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中“青霄鹤”与“碧树鸡”的意象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自然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而“莲花从火发”则象征着人在经历困境后依然能够重生,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诗人通过“目旷乾坤小,身高日月低”的描绘,表达了超然物外的心境,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洒脱与自在。

诗的最后两句“崆峒何用访,于此识端倪”更是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真理和智慧的体悟,不必去远方寻求,身边的自然和生活中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种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清新而又深邃的气息,给人以无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跨青霄鹤:曾经骑乘高飞的仙鹤,象征追求高远的理想。
  2. 来听碧树鸡:来到这里,听到碧树旁的鸡鸣,象征自然的清幽。
  3. 莲花从火发:莲花从火焰中绽放,寓意重生与希望。
  4. 桂叶与云齐:桂树的叶子与云彩齐平,象征高洁与理想。
  5. 目旷乾坤小:视野广阔使得天地显得渺小,表达一种超然的心态。
  6. 身高日月低:身材高大使得日月显得低矮,暗示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
  7. 壶中双凤隐:壶中藏有双凤,象征美好而隐秘的事物。
  8. 剑外六龙迷:剑外的六条龙显得模糊,可能象征神秘与不确定性。
  9. 药性因明启:药的特性因明晰而显现,象征智慧的启迪。
  10. 丹功自敬跻:自己尊重修炼的过程,表达对道教修行的自觉。
  11. 崆峒何用访:崆峒山何必去寻访,暗示不必远行。
  12. 于此识端倪:在此我已洞悉真理,表达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青霄鹤、碧树鸡等意象的运用,形象生动。
  • 对仗:如“目旷乾坤小,身高日月低”,工整对称。
  • 象征:莲花、桂叶等象征美好与清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哲理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青霄鹤:象征着高远、理想与超脱。
  • 碧树鸡: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 莲花:象征重生、坚韧与希望。
  • 桂叶:象征高洁与理想。
  • 双凤:象征隐秘的美好与高贵。
  • 六龙:象征神秘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霄鹤”象征什么?

    • A. 高远的理想
    • B. 低俗的生活
    • C. 平凡的事物
  2.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远方的追寻
    • B. 对身边事物的领悟
    • C. 对金钱的渴望
  3. “莲花从火发”中的“火”可以理解为:

    • A. 灾难
    • B. 煎熬
    • C. 重生的机会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但更注重豪放与饮酒的洒脱。
  • 《山居秋暝》:展现了山水的宁静与诗人的闲适生活,主题与《步虚词》相近,但风格更为清幽。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沈炼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