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秋》
时间: 2024-09-19 20:45: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秋
村里秋来风物美,柳黄荻白丹枫醉。
翠竹池边摇影碎。
鱼伏水,黑衫青笠船头睡。
邈邈云天千万里,南归雁阵高声唳。
叫破晴空蓝欲坠。
农父喜,收来金穗无遗粒。
白话文翻译:
村庄里秋天来临,景物美丽,黄柳、白蒿、红枫都醉了。
翠绿的竹子在池边摇曳,影子碎碎的。
鱼儿在水中静静地伏着,穿黑衣的渔夫和青色斗笠的船头在打盹。
远处,云天无际,南飞的大雁成群高声叫唤。
它们打破了晴空,仿佛要坠落一般。
农夫们高兴地收获金色的稻穗,一粒也不遗落。
注释:
- 柳黄:秋天柳树的叶子变黄。
- 荻白:白色的芦苇,表示秋天的河边植物。
- 丹枫:红色的枫树,象征秋天的色彩。
- 翠竹:青翠的竹子,寓意生机盎然。
- 鱼伏水:鱼在水中静静地待着,说明水面宁静。
- 黑衫青笠:渔夫的服装,黑色上衣和青色斗笠。
- 南归雁阵:南飞的大雁成群而来,象征迁徙。
- 金穗:稻谷成熟后的金黄色穗子,象征丰收。
典故解析:
- “南归雁阵”:大雁南飞是秋冬季节的自然现象,古人常以此象征迁徙、离别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未淳,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秋季,正值农忙时节,描绘了农村秋天的丰收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渔家傲 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丰收的喜悦。开篇即以“村里秋来风物美”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秋天的景象,柳黄、荻白、丹枫交相辉映,展现出秋天的五彩斑斓。接着,诗人转向水边,描绘了翠竹与鱼儿的宁静,渔夫的悠闲,营造出一种恬静的田园生活画面。随后,诗中描绘了南归的大雁,打破了平静的蓝天,带来了一丝动感与生机,渗透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最后以“农父喜,收来金穗无遗粒”收尾,表达了秋收的喜悦与丰收的成就感,突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景。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感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村里秋来风物美”:村庄里秋天的到来,带来了美丽的景色。
- “柳黄荻白丹枫醉”:黄柳、白荻、红枫相映成趣,显现出秋天的色彩。
- “翠竹池边摇影碎”:池边的翠竹轻轻摇曳,影子在水面上碎裂开来,营造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 “鱼伏水,黑衫青笠船头睡”:鱼儿静静地在水中待着,渔夫穿着黑衣和青笠,在船头打盹,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邈邈云天千万里”:远处的云天辽阔无边,给人一种无尽的遐想。
- “南归雁阵高声唳”:南飞的大雁高声鸣叫,似在呼唤着秋天的来临。
- “叫破晴空蓝欲坠”:它们的叫声打破了晴空,仿佛要让蓝天也为之坠落,增加了诗的动感。
- “农父喜,收来金穗无遗粒”:农民们欢喜地收获金色的稻穗,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柳黄荻白、丹枫醉”,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
- 拟人:将鱼儿、渔夫的状态描绘得生动形象,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 排比:如“南归雁阵高声唳”,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与丰收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荻、枫:象征秋天的自然景色,体现了季节的变化。
- 竹、鱼、渔夫:代表宁静的田园生活,传达出一种和谐与安逸。
- 大雁:象征迁徙,连接着自然与人情,展现了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金穗:象征丰收,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成就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景色
- B. 秋天的丰收
- C. 冬天的寒冷
- D. 夏天的炎热
-
诗中描绘的南飞的鸟是?
- A. 麻雀
- B. 大雁
- C. 燕子
- D. 鹅
-
诗中“黑衫青笠”的人物是谁?
- A. 农夫
- B. 渔夫
- C. 商人
- D. 诗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秋夕》 by 杜牧
诗词对比:
- 《渔家傲 秋》与《山中杂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强调了丰收的喜悦,后者则更注重秋天的孤寂与宁静。前者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农村的丰饶,后者则通过意象传达内心的沉思与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近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