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其十二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

时间: 2025-01-04 07:34:48

曝背茅檐披布衲。

心闲岁晚无纷杂。

比屋柴扉常昼阖。

梅香洽。

倦眠纸帐容身榻。

一任山溪冰尽合。

瑶林琼榭风吹飒。

芋栗慢煨烧短蜡。

整肴榼。

声声爆竹除残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其十二 十二月山家词
作者: 唐芑 〔清代〕

曝背茅檐披布衲。心闲岁晚无纷杂。
比屋柴扉常昼阖。梅香洽。
倦眠纸帐容身榻。一任山溪冰尽合。
瑶林琼榭风吹飒。芋栗慢煨烧短蜡。
整肴榼。声声爆竹除残腊。

白话文翻译

在背阳的茅檐下,披着布衲,阳光洒在身上,心中悠闲,岁末时光无纷扰。
家门的柴扉常常紧闭,室内弥漫着梅花的香气。
倦意袭来,躺在纸帐内的榻上,任凭山溪的冰水慢慢汇聚。
瑶林琼榭在风中轻轻摇曳,蒸煮芋头和栗子,慢慢烧着短蜡烛。
整齐的酒器在桌上,声声爆竹声中辞旧迎新。

注释

  • 曝背:背对阳光,晒背。
  • 茅檐:茅草搭成的屋檐。
  • 布衲:一种粗布制成的衣物,表示简朴。
  • 柴扉:用柴木制成的门。
  • :充满、弥漫。
  • 倦眠:疲惫后睡去。
  • 瑶林琼榭:指美丽的山林和建筑。
  • 短蜡:短小的蜡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芑(约1645-1715),清代诗人,字子修,号东篱,出自浙江,擅长诗词,尤以婉约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的岁末,反映了作者在山中小屋过冬的宁静生活,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渔家傲》展现了诗人清幽宁静的生活状态,描绘了冬季山家中的日常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满足,仿佛身处在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前两句以“曝背茅檐披布衲”开篇,直接描绘了冬日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也暗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享受。接下来的“心闲岁晚无纷杂”,更是道出了岁末时光的清静与安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中间部分描述了室内的梅花香气与倦意,展现了诗人在温暖的环境中慵懒地享受生活的状态。随着“瑶林琼榭风吹飒”,诗人把视线从室内转向外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冬日山林的风景,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最后一联以“声声爆竹除残腊”结束,象征着辞旧迎新,带有浓厚的节庆气氛,体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曝背茅檐披布衲:描述在茅檐下,享受阳光,体现出诗人悠闲的心态。
    2. 心闲岁晚无纷杂:表现出冬季的宁静,心灵的安宁。
    3. 比屋柴扉常昼阖:家门紧闭,表明一种隐居生活的状态。
    4. 梅香洽:梅花的香气弥漫,增添了冬日的雅致。
    5. 倦眠纸帐容身榻:在纸帐内的舒适状态,体现出诗人的惬意。
    6. 一任山溪冰尽合:任由山溪的冰水汇聚,象征着自然的流动。
    7. 瑶林琼榭风吹飒:描绘了冬季的山林景色,带有一种清新之感。
    8. 芋栗慢煨烧短蜡:描述烹饪的细致,展现了生活的温馨。
    9. 整肴榼:整齐的酒器,暗示着节日的准备。
    10. 声声爆竹除残腊:辞旧迎新,表达对新年的期待。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如“瑶林琼榭”与“声声爆竹”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切感悟。

意象分析

  • 梅香:象征着高洁和清雅,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傲与宁静。
  • 山溪:代表自然的流动与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
  • 爆竹:象征着辞旧迎新,富有节日的气氛。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茅檐”是什么的意思?

    • A. 茅草搭成的屋檐
    • B. 一种植物
    • C. 书籍的名称
    • D. 一种食物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心闲岁晚无___”,表示诗人内心的宁静。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发生在春天。(对/错)

答案

  1. A
  2. 纷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渔家傲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相呼应。
  • 《山中杂诗》(王维):同样描绘了山中生活的雅致与宁静。

诗词对比

  • 《渔家傲》与《山中杂诗》都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前者更侧重于温馨的家庭气氛,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雄浑与孤独的美。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解与表现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