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门。平王》

时间: 2025-01-01 16:10:22

犬戎西集杀幽王,邦土何由不便亡。

宜臼东来年更远,川流难绝信源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犬戎西集杀幽王,
邦土何由不便亡。
宜臼东来年更远,
川流难绝信源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犬戎这一北方民族入侵中原,幽王被杀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国家动荡、百姓苦难的情感。诗中提到“宜臼”指的是周朝的国君,其东巡的年限不断延长,暗示了国家的衰弱和对外敌的无力反抗。而“川流难绝信源长”则表示即使在动荡中,信仰和希望的源泉仍然存在。

注释

  • 犬戎:犬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游牧部落,曾对周王朝的统治构成威胁。
  • 幽王:周幽王是周朝的一位国君,他因宠信妃子而导致国家动荡,最后被犬戎所杀。
  • 宜臼:周朝的一位国君,历史上被称为周景王,因其东巡的事迹而闻名。
  • 川流:比喻江河的流动,也可引申为事情的发展和传播。

典故解析

  • “犬戎西集杀幽王”:这是指历史上犬戎在公元前771年攻入周都镐京,杀死了周幽王,造成周朝的重大危机。
  • “邦土何由不便亡”:反映了周王朝在内忧外患中的困境,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信源长”:尽管国家衰败,但人民的信仰和希望仍然存在,象征着中华文化的韧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是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他的诗风简练,情感真挚,常常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和外敌侵扰之时,诗人通过追溯历史事件,表达对现实的感慨。通过对周幽王及犬戎的历史事件的回顾,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犬戎西集杀幽王”开篇,直接点出历史事件,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周王朝的危机,表现了历史的悲剧性和国家的衰落。接下来的“邦土何由不便亡”更是将焦点放在了国家的命运上,表达了对于国家存亡的忧虑。

“宜臼东来年更远”,诗人借古喻今,指出历史的循环和国家的无奈,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力感。而最后一句“川流难绝信源长”则是对诗中悲观情绪的反转,尽管国家面临困境,但人民的信仰、希望依然存在,象征着中华文化的坚韧与不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深思,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通过历史的镜像,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犬戎西集杀幽王:犬戎的入侵导致了周幽王的死亡,揭示了外敌的威胁。
  2. 邦土何由不便亡:国家的命运堪忧,暗含对周朝衰落的悲叹。
  3. 宜臼东来年更远:指周景王的东巡,象征着王朝的无奈与衰退。
  4. 川流难绝信源长:尽管历史动荡,信仰和希望依然存在,表达出对未来的期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犬戎西集”和“邦土何由”,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川流”比喻为历史的延续,传达出时间与信仰的永恒。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国家的衰落与人民的希望,表现了历史的循环与人性的坚韧。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犬戎:象征外敌的侵扰与威胁。
  • 幽王:代表了王朝的衰落与无能。
  • 江河:象征历史的延续与信仰的长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犬戎”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民族?
    A. 汉代
    B. 唐代
    C. 周代
    D. 宋代

  2. 诗中提到的“幽王”是怎样的结局?
    A. 退位
    B. 被杀
    C. 和平
    D. 迁都

  3. “信源长”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希望
    C. 忧虑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同样反映了动荡时期的国家命运与人民苦难。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通过送别友人的主题,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虽然在题材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和对人类信仰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