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仪后亲蚕,采桑来茧馆。
云母饰车上,钩笼载车畔。
援条露已乾,受叶日将晏。
为言天下妇,兹事不可慢。
白话文翻译
在汉朝仪式之后,亲手养蚕的人,
采摘桑叶来到茧馆。
车上装饰着云母,钩笼悬挂在车旁。
雨露已经干了,太阳快要落山。
这是为了告诉天下的女性,
这件事情不可掉以轻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汉仪:指汉朝的仪式,可能指代一种传统或习俗。
- 茧馆:养蚕的场所。
- 云母:一种矿物,常用于装饰。
- 钩笼:用来装载蚕的工具。
- 援条:指的是采桑时用来帮助采摘的工具。
- 受叶:指接受桑叶,养蚕的主要食物。
- 日将晏:太阳快要落山,暗示时间紧迫。
- 天下妇:指所有的女性。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天下妇”,可以引申为对女性劳动和角色的重视,强调养蚕的重要性与社会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民生,反映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逐渐繁荣的时期。诗中提到的养蚕和采桑,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产活动以及对女性劳动的重视。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茧馆》通过对蚕桑生产的描写,展现了传统农村女性的辛勤与智慧。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场景:人们在夕阳下忙碌地采桑、养蚕,体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与朴素。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的变化,也深刻反映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产中的重要角色。
“为言天下妇,兹事不可慢”的句子,强调了在忙碌的生活中,女性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角色的呼唤,也是一种对传统的敬意,反映出对女性劳动价值的尊重与认同。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安定和谐的生活氛围,同时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提醒人们珍视劳动,尊重每位辛勤工作的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仪后亲蚕:表明时间背景及社会习俗,暗示养蚕是家庭的一项重要活动。
- 采桑来茧馆:描绘了采桑的情景,说明桑叶是养蚕的重要食物。
- 云母饰车上:通过装饰的细节,增加了生活的诗意与美感。
- 钩笼载车畔:进一步描绘农村的生产工具,体现劳动的场景。
- 援条露已乾: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劳动的紧迫感。
- 受叶日将晏:暗示了日暮时分,强调了抓住时间的重要性。
- 为言天下妇:转而呼唤女性,强调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
- 兹事不可慢:警示人们对劳动的态度,强调及时行事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云母饰车上,钩笼载车畔”,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表现出生活的细腻与温馨,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养蚕活动,表达了对女性劳动的尊重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诗中反映出一种和谐的农村生活,强调了勤劳与责任的重要性,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歌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蚕:象征着勤劳与细致,代表了女性的辛勤劳动。
- 桑叶:象征着自然的馈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日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提示人们抓紧时间,珍惜劳动成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茧馆”是指什么?
- A. 养蚕的地方
- B. 存放桑叶的仓库
- C. 休息的地方
-
“云母饰车上”表达了什么?
- A. 车的装饰
- B. 车的功能
- C. 车的材质
-
本诗强调了什么?
- A. 劳动的重要性
- B. 休闲的重要性
- C. 旅行的重要性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对社会生活的关切。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劳动的尊重。
诗词对比:
与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梅尧臣的《茧馆》更加注重生活的实际与劳动的美;王维则更偏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关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了宋代诗人的作品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对古代诗歌的结构、风格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