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书舍》

时间: 2025-01-17 09:57:47

露重怜今夕,秋深试薄寒。

溪声乱篱落,月色动柴关。

菊密欲藏径,花娇故傍栏。

相看疑梦寐,秉烛问更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书舍
作者:邱云霄 〔明代〕

露重怜今夕,秋深试薄寒。
溪声乱篱落,月色动柴关。
菊密欲藏径,花娇故傍栏。
相看疑梦寐,秉烛问更阑。

白话文翻译

今夜的露水沉重,让人怜惜;秋季已深,试着感受一丝寒意。
溪水的声音打破了篱笆的宁静,月光照动了柴门的影子。
菊花繁密,似乎想躲避小径,花儿娇艳,却故意依偎在栏杆旁。
我们互相凝视,仿佛在梦中,点燃蜡烛询问已到更深的时刻。

注释

  • 露重:指露水很重,象征着秋天的寒冷。
  • 秋深:秋季已深,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 溪声:溪水流动的声音,传递自然的气息。
  • 篱落:篱笆,农田中的一种围栏。
  • 菊密:菊花生长得很密集。
  • 更阑:夜深时分,指更晚的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邱云霄,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寒露时节,诗人和友人李洗松在方塘的书舍中共度秋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品味生活、感受自然的情感。首句“露重怜今夕”直接点明了时节,透过露水的沉重感,渗透出一丝忧伤。随着秋季的深入,寒气渐浓,诗人用“试薄寒”反映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与思考。随后,诗人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细节:溪水的声音、月光的变化,展现出一种生动而又宁静的气氛,仿佛一幅秋夜的山水画。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描写菊花的生长状态,暗示了友人之间的情谊与互相依偎的温暖。最后一句“相看疑梦寐”,更是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推向高潮,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深厚的友谊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露重怜今夕:露水沉重,令人怜惜,感受到秋天的寒意。
    • 秋深试薄寒:秋天已经很深,试着感受这种微薄的寒冷。
    • 溪声乱篱落:溪水的声音打破了篱笆的宁静,传达出动感。
    • 月色动柴关:月光照耀下,柴门的影子似乎在移动。
    • 菊密欲藏径:菊花生长得很密,似乎想要掩盖小径。
    • 花娇故傍栏:花儿娇艳,却故意在栏杆旁停留。
    • 相看疑梦寐:彼此凝视,仿佛在梦中。
    • 秉烛问更阑:点蜡烛询问已到深夜。
  • 修辞手法

    • 拟人:溪声和月色被赋予了动感,使环境更具生气。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传达出一种宁静、温馨的秋夜氛围。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秋天的寒冷和清新。
  • :代表宁静与思考,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体现了秋季的美丽与生命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露重”主要是指什么?

    • A. 露水多
    • B. 露水重
    • C. 露水清
    • D. 露水轻
  2. “菊密欲藏径”中的“藏”字意为?

    • A. 隐藏
    • B. 埋藏
    • C. 藏匿
    • D. 藏在
  3. 整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描写了月夜的宁静,但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而邱云霄的诗则侧重于友谊和自然的感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