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罗道中即事》
时间: 2025-01-04 09:40: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圣朝德泽沛南东,
纵目郊原茂对中。
圳水春生灌溉足,
露华秋重土膏融。
扶桑色映曈昽日,
络纬声随断续风。
自愧一官无报称,
好书大有慰宸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清朝的繁荣景象,诗人看到南方的德泽滋润着大地,远望郊原一片繁茂。春天的水流充足,滋养着田地,秋天的露水沉重,润泽着土壤。扶桑树的颜色映衬着朝霞,知了的声音伴随着断断续续的风。诗人自感身为一官却没有能带来什么荣誉,只有对好书的热爱能慰藉他的心灵。
注释:
- 德泽:指国家的恩泽和德政。
- 纵目:放眼、远望。
- 圳水:指灌溉用的水。
- 露华:指露水的华彩。
- 扶桑:古代对日出的称呼,也指一种植物。
- 络纬:指一种昆虫,古人用以形容知了的鸣叫。
- 宸衷:指内心深处,通常用来形容对皇帝的忠诚或对国家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褚禄,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国家和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繁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官职的反思与对文化的追求。
诗歌鉴赏:
《诸罗道中即事》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方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清朝时期的德治风光。开篇两句,诗人通过“德泽沛南东”和“纵目郊原茂对中”描绘了国家的繁荣和自然的富饶,显示出诗人对国家的骄傲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秋天的丰收,彰显了农田的富饶。
在第六句中,“扶桑色映曈昽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还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络纬声随断续风”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悠远的气氛,给人以思考和反省的空间。
最后两句,诗人自愧“无报称”,表现出对自身官职的无奈与自省,反映出他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深刻思考。而“好书大有慰宸衷”则表明,尽管身处官场,诗人仍然对书籍和知识抱有热爱,书籍是他心灵的慰藉。这种矛盾的情感,使整首诗更具深度,传达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朝德泽沛南东 - 描绘了清朝的繁荣与德政,体现诗人对国家的自豪感。
- 纵目郊原茂对中 - 诗人远望郊外,看到一片繁茂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富饶。
- 圳水春生灌溉足 - 描述春天的水源充足,农田得到良好的灌溉。
- 露华秋重土膏融 - 秋天的露水沉重,滋润了大地,象征着丰收的季节。
- 扶桑色映曈昽日 - 描述日出时的美丽景象,寓意新生与希望。
- 络纬声随断续风 - 知了的声音与微风交织,营造出静谧的夏日氛围。
- 自愧一官无报称 - 诗人感到自己作为官员未能做出显著贡献,流露出自我反思。
- 好书大有慰宸衷 - 诗人对书籍的热爱,成为了他内心的安慰与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扶桑色映曈昽日”,通过色彩和日出象征希望。
- 拟人:如“络纬声随断续风”,通过声音表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如“露华秋重土膏融”,上下句构成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对文化的热爱,表现出一种矛盾而又深刻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德泽:象征着国家的恩泽与繁荣。
- 春水:代表生机与希望。
- 露华: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滋润。
- 扶桑:寓意新的开始与希望的到来。
- 络纬:表达了自然的声音与生活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褚禄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扶桑”主要指: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地名
D. 一种文化 -
诗中“自愧一官无报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国家的贡献
B. 对家庭的责任
C. 对朋友的支持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展现了自然美与内心的宁静。
- 杜甫的《春望》:表现了对国家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望》 vs 《诸罗道中即事》:两首诗都关注国家的繁荣与自然的美,但《春望》更关注时局的动荡,而《诸罗道中即事》则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