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壬寅端午有怀向荣将军
回睇薜萝衣,朝夕思公子。
忆得骚人托兴深,爱饮湘江水。
角黍尚成棱,荼苦甘如荠。
千朵芙蓉向日开,红粲人间世。
白话文翻译:
回首看那薜萝的衣裳,朝夕都在思念那位公子。
记得那骚人寄情深厚,喜爱饮用湘江的水。
角黍已经成了棱形,荼草的苦味如同荠麦。
千朵芙蓉花朝向太阳绽放,红艳如在世间人间。
注释:
- 薜萝: 一种藤本植物,常用来比喻柔和的衣物或情感。
- 骚人: 指诗人,特指屈原等古代文人,通常与情怀和忧伤有关。
- 湘江: 指湘江水,象征着家乡或思念之情。
- 角黍: 指一种古代的粽子,形状如角,常在端午节时食用。
- 荼苦甘如荠: 荼草的苦味与荠麦的甘甜相对比,表达了生活的苦乐。
典故解析:
- 薜萝: 在古诗词中常用作表达人生的柔情与思念。
- 骚人: 通常象征着有才情的文人,往往带有忧伤的情怀。
- 芙蓉: 常用来象征美丽与繁荣,表达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近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端午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向荣将军的怀念之情,结合了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开篇提到的“薜萝衣”,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更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在朝夕之间不断思念那位公子,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感。
接着,诗人通过“骚人托兴深”,回忆起与友人共饮湘江时的情景,这一段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湘江水的清澈与诗人的情感交融,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后两句通过对角黍、荼草和芙蓉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文化习俗与自然景观。角黍的成形象征着团圆与节日的欢庆,而荼草的苦与甘则反映了生活的复杂性。最后千朵芙蓉的盛开,传达了生命的美好与希望,给人以激励和力量。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又细腻,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回睇薜萝衣: 借助薜萝衣物,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 朝夕思公子: 强调了思念的日夜不息,情感十分深切。
- 忆得骚人托兴深: 通过回忆与诗友的情谊,展现了友情的深厚。
- 爱饮湘江水: 湘江水象征着故乡的情感,具有浓厚的乡愁。
- 角黍尚成棱: 端午的传统食物,体现节日气氛。
- 荼苦甘如荠: 对比生活中的苦与乐,反映人生的复杂。
- 千朵芙蓉向日开: 芙蓉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展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红粲人间世: 强调了生活中的美好与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 薜萝衣、芙蓉花等意象使用比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通过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薜萝: 象征柔情、思念。
- 湘江水: 代表故乡与亲情。
- 芙蓉: 代表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薜萝衣”象征什么? A. 美好回忆
B. 生活的苦
C. 友情的深厚 -
诗句“千朵芙蓉向日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希望与生机
C. 忧伤 -
角黍在诗中主要象征: A. 传统节日
B. 友情
C. 思念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生活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卜算子》都涉及到思乡情,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感,而龙榆生的作品则融合了节日的欢庆与友情的深厚,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面。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李白诗选》
- 《杜甫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