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杂咏三十韵 其二十四》
时间: 2025-01-01 12:54: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马山杂咏三十韵 其二十四
成鹫〔明代〕
閒门秋水日清泠,万竹交加抱一亭。
过客未须寻路入,高歌谁许隔墙听。
坐看精卫填东海,翻笑鲲鹏化北冥。
老去渐知生意少,夜来添火读黄庭。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场景,诗人坐在亭子里,四周竹林环绕,水面清澈。过路的人不必费心寻找进入的路,纵使高歌,也无人能听见。诗人悠然自得,想着精卫填海的故事,觉得这与鲲鹏化为北冥的情况一样可笑。随着年岁渐长,诗人明白了生命的意义逐渐减弱,夜晚点亮火炉,静心阅读《黄庭经》。
注释:
- 閒门:指的是清静的门,象征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
- 精卫:传说中的鸟,因失去母亲而填海,象征不屈的精神。
- 鲲鹏:鲲是一种大鱼,鹏是大鸟,寓意自由与壮志。
- 黄庭:指《黄庭经》,为道教经典,强调内心的修养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成鹫,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环境变化较快,诗人可能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动荡的影响,逐渐产生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超然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联描绘了一个宁静清澈的秋日景象,水光竹影相映成趣,构建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中间两句则通过过客与高歌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喧嚣的超然与无奈。最后两句,诗人通过精卫与鲲鹏的故事,反思生命的意义,意识到随着年岁渐长,生意与追求都显得微不足道,唯有静心阅读经典,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反映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閒门秋水日清泠:描绘秋日阳光下的清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万竹交加抱一亭:竹林环绕,亭子显得格外幽静,增添了诗人闲适的氛围。
- 过客未须寻路入:过路的人不必费心寻找进入的路,暗示诗人希望与世无争。
- 高歌谁许隔墙听:即使高歌,也无人能够听见,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坐看精卫填东海:坐着观看精卫填海的故事,象征着执着与不屈。
- 翻笑鲲鹏化北冥:鲲鹏的变化让人觉得可笑,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老去渐知生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逐渐意识到人生的追求与意义在减少。
- 夜来添火读黄庭:夜晚点燃炉火,静心阅读《黄庭经》,表达内心的修养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精卫与鲲鹏的比喻,反映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 对仗:诗句之间常有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宁静与清澈,体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 万竹:代表自然的繁荣与生机,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
- 精卫与鲲鹏:象征坚持与理想,反映人生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精卫”代表什么? A. 不屈的精神
B. 富贵荣华
C. 自由自在 -
诗人夜晚点亮火炉的目的是什么? A. 取暖
B. 阅读《黄庭经》
C. 招待客人 -
诗中“高歌谁许隔墙听”的意思是? A. 高歌会被听见
B. 高歌无人倾听
C. 高歌能传四方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成鹫的《马山杂咏》与王维的《竹里馆》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超然的心境。成鹫更侧重于对生死哲学的思考,而王维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道教经典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