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

时间: 2025-01-14 20:59:23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

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贺的《南园》

方领蕙带折角巾,
杜若已老兰苕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
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
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
坐泛楚奏吟招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南园场景:
方领的蕙带与折角的巾帕相伴,
杜若花已经老去,兰苕在春天里依然生机勃勃。
南山的秀丽犹如削成的蓝玉,
小雨飘洒而去,带来了凉爽的云彩。
熟透的杏子散发着温暖的香气,
梨树的叶子已经变黄,显得苍老。
草梢上的竹栅锁住了池塘的痕迹,
郑公家乡的老人打开酒坛,
在那里我们坐下,轻泛着舟,吟唱着楚地的乐曲,召唤着逝去的灵魂。


注释:

  • 方领蕙带:方领的衣服和蕙带,蕙是指一种芳香的植物,常用以象征美好和高洁。
  • 杜若:一种美丽的水生植物,常用来装饰。
  • 兰苕:兰花和苕(即水生植物)结合,暗喻春天的生机。
  • 南山削秀:南山形态优美,像是被雕刻过的蓝玉。
  • 郑公:指郑国的公子,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名人或泛指乡土气息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奇幻的景象,情感丰富,语言华丽,常常涉及到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南园》写于李贺的晚年,可能是他在南方游历时的所感所思,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南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韵的诗,展现了李贺对南方春天的深刻体会与感悟。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日南园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怀。开篇以“方领蕙带折角巾”,描绘出一种清雅的形象,接着“杜若已老兰苕春”,暗示时光的流逝,杜若花的凋零象征着青春的消逝。

诗中南山的描写,透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感,蓝玉般的山水仿佛在春雨中显得更加清丽。随着“熟杏暖香梨叶老”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温暖与香气的场景,杏子的成熟与梨叶的老去,表现了生与死、得与失的深刻对比。

最后两句“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则将视角转向人情,郑公的酒尊象征着人们的聚会与欢愉,而“吟招魂”则含有一种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增添了全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过往的感慨,展现了李贺深邃的思维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方领蕙带折角巾”:描述人物的衣着,表现出一种优雅。
  2. “杜若已老兰苕春”:展示春天的生命力与时光的无情。
  3. “南山削秀蓝玉合”:描绘山水之美,形成优雅的自然景观。
  4. “小雨归去飞凉云”:雨后清新的气息,带来宁静的氛围。
  5. “熟杏暖香梨叶老”:通过果实与叶子的变化,反映季节的流逝。
  6. “草梢竹栅锁池痕”:表现自然与人造的和谐。
  7. “郑公乡老开酒尊”:引入人际关系,表现人情味。
  8. “坐泛楚奏吟招魂”:通过音乐与酒,表现对故人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南山比作蓝玉,增强了诗歌的视觉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事物以人情,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
  • 对仗:如“小雨归去”和“飞凉云”,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与过往的深切思考,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园: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 杜若:象征青春与美丽,流逝的时光。
  • 郑公:象征人情的温暖与乡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领蕙带”中“蕙”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草
    C. 一种树
    D. 一种果

  2. “南山削秀蓝玉合”中“蓝玉”指的是: A. 水
    B. 天空
    C. 山的颜色
    D. 矿石

  3. “郑公乡老开酒尊”中郑公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乡里的老人
    D. 一个虚构的人物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贺与王维的诗风存在对比,李贺更多表现激情与豪放,而王维则偏向于宁静与淡泊。两者在描绘自然时的情感基调各有千秋,体现了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选》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