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悲》
时间: 2025-01-19 18:56:26意思解释
铜驼悲
原文展示
落魄三月罢,
寻花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
洛岸悲铜驼。
桥南多马客,
北山饶古人。
客饮杯中酒,
驼悲千万春。
生世莫徒劳,
风吹盘上烛。
厌见桃株笑,
铜驼夜来哭。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三月,
我去东家寻花。
谁为春天的离去而作曲哀歌,
在洛河岸边,铜驼悲鸣。
桥南有很多骑马的客人,
北山有许多古老的人。
客人们在酒杯中畅饮,
铜驼却悲伤着千万个春天。
生世之间不要徒劳无功,
风吹熄了盘中的蜡烛。
厌倦了看到桃树的欢笑,
铜驼在夜里哭泣。
注释
- 落魄:指处境潦倒,失意。
- 东家:指东边的邻居或朋友,这里暗指去寻求春天的美好。
- 送春曲:送别春天的歌曲。
- 铜驼:指铜制的驼,象征着悲伤和失落。
- 马客:骑马的客人,象征着外来的人。
- 生世:人生和生存的意义。
- 徒劳:白费力气,得不到结果。
- 桃株:桃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夜来哭:夜间的悲鸣,表现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典故解析
- 铜驼:铜驼在古诗中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与悲伤,常常用来表达对失去的感慨。
- 春曲:古代文人常以春曲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风格独特而被后人称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多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独特性,语言华丽,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铜驼悲》写于李贺的晚年,正值个人生活困顿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李贺在失意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铜驼悲》是一首充满哀伤与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失落与孤独的情感。开头的“落魄三月罢”便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寻花去东家”则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寻。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通过铜驼这一意象贯穿全篇,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
“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离去,也暗示了内心的悲伤。铜驼的悲鸣象征着对过往时光的哀叹,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感叹生世的不易。“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更是引人深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尽量不让生命的光辉被无谓的事情所掩盖。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情感的表达也愈加丰富。李贺通过对铜驼的描写,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思索与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魄三月罢:诗人失意已久,三月过去,暗示时间流逝与心情的低落。
- 寻花去东家:诗人向往春天的美好,去东边的邻居寻求花的美丽。
- 谁作送春曲:表达对春天离去的感伤,询问谁来为春天送别作曲。
- 洛岸悲铜驼:在洛河岸边,铜驼发出悲鸣,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
- 桥南多马客:桥南的马客络绎不绝,暗示着人们在追求生活的忙碌。
- 北山饶古人:北山上有很多古人,象征着历史与时间的积淀。
- 客饮杯中酒:游子们在酒中寻求欢愉,反映出对生活的逃避。
- 驼悲千万春:铜驼悲鸣,代表着对春天的无尽怀念与哀伤。
- 生世莫徒劳:强调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不要白费力气。
- 风吹盘上烛:风吹熄蜡烛,象征生命的易逝与脆弱。
- 厌见桃株笑:厌倦看到桃树的欢笑,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 铜驼夜来哭:铜驼在夜间悲鸣,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铜驼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对过往的怀念。
- 拟人:铜驼被赋予了悲鸣的情感,使其成为诗中情感的载体。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铜驼:象征着失落与哀伤。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也暗示着短暂。
- 桃株:象征着春天的欢愉与美好生活。
- 蜡烛: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铜驼悲》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李贺
C. 杜甫
D. 王维 -
诗中“铜驼”象征的是: A. 春天的到来
B. 游子的快乐
C. 失落与哀伤
D. 友谊的珍贵 -
“生世莫徒劳”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人生的渴望
B. 对时间的珍惜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津》:李白
- 《赠花卿》:杜甫
诗词对比
李贺《铜驼悲》与杜甫《春望》对比:
- 主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贺更侧重于个体的孤独与失落,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 意象:李贺的铜驼与杜甫的春天意象相互交织,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