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

时间: 2025-01-01 16:08:38

乱离南国忽经年,一线愁添未死前。

心折灵台候云物,眼看东海变桑田。

燕巢幕上终非计,雉畜樊中政可怜。

安得绝云行九万,却骑鲸背上青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至日 乱离南国忽经年,一线愁添未死前。 心折灵台候云物,眼看东海变桑田。 燕巢幕上终非计,雉畜樊中政可怜。 安得绝云行九万,却骑鲸背上青天。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南国乱离之中,不知不觉已过了一年,心中的忧愁在未死之前更加深了一线。心中痛苦地等待着云彩的变化,亲眼目睹东海变成了桑田。燕子在帷幕上筑巢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野鸡被关在笼子里实在可怜。如何才能像绝云那样飞行九万里,然后骑在鲸鱼背上飞向青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乱离:指战乱流离。
  • 南国:指南方的国家。
  • 一线愁添:形容忧愁加深。
  • 心折:心中痛苦。
  • 灵台:指心。
  • 云物:云彩。
  • 东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 燕巢幕上:比喻处境危险。
  • 雉畜樊中:指野鸡被关在笼子里。
  • 绝云:形容飞行极高。
  • 九万:形容极远的距离。
  • 鲸背:鲸鱼的背。

典故解析:

  • 东海变桑田:出自《神仙传》中的“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著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战乱流离中创作,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段战乱流离的生活后,对个人命运和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乱离中的生活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诗中“乱离南国忽经年”一句,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处的动荡环境,而“一线愁添未死前”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愁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眼看东海变桑田”,展现了世事的无常和变迁。最后两句则通过寓言式的表达,如“燕巢幕上终非计”和“雉畜樊中政可怜”,暗示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离南国忽经年”:描述了作者在南方的战乱中度过了一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 “一线愁添未死前”:形容忧愁在心中不断加深,直到生命的尽头。
  • “心折灵台候云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待。
  • “眼看东海变桑田”: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比喻世事的无常和变迁。
  • “燕巢幕上终非计”:用燕子在帷幕上筑巢的比喻,暗示了处境的危险和不稳定。
  • “雉畜樊中政可怜”:用野鸡被关在笼子里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和困境的同情。
  • “安得绝云行九万”: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高飞的向往。
  • “却骑鲸背上青天”:通过骑鲸鱼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和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海变桑田”、“燕巢幕上”和“雉畜樊中”等,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拟人:如“心折灵台候云物”,将心拟人化,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乱离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描绘战乱中的生活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超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离:战乱流离的意象,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不安。
  • 东海变桑田:世事变迁的意象,比喻世事的无常和变迁。
  • 燕巢幕上:处境危险的意象,暗示了不稳定和危险。
  • 雉畜樊中:束缚和困境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海变桑田”的典故出自哪里? A. 《神仙传》 B. 《史记》 C. 《汉书》 D. 《左传》 答案:A

  2. 诗中“燕巢幕上终非计”的比喻是什么意思? A. 处境稳定 B. 处境危险 C. 处境安全 D. 处境舒适 答案:B

  3. 诗中“雉畜樊中政可怜”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同情 C. 喜悦 D.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刘著的《至日》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由的向往,但刘著的诗更加注重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杜甫的诗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著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刘著诗歌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