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1:48:31

先师有冥藏,安用羁世罗。

未若保冲真,齐契箕山阿。

意思解释

兰亭诗二首 其二

原文展示:

先师有冥藏,安用羁世罗。未若保冲真,齐契箕山阿。

白话文翻译:

先师有深邃的智慧,何必受到世俗的束缚。比起那种执着于名利地位的生活,保持内心的真诚与清净更为重要,能与箕山的高洁境界相契合。

注释:

  • 先师:指先贤、先哲,强调智慧的传承。
  • 冥藏:深邃的智慧和知识。
  • 羁世罗:被世俗的事物所束缚,无法自由。
  • 保冲真:保持内心的纯真和真实。
  • 齐契:契合、相合。
  • 箕山:指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的隐居之地,象征高洁和淡泊。

典故解析:

  • 箕山:位于今陕西省,是老子隐居的地方,象征着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和高尚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徽之,字子猷,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是王羲之的侄子,世称“王氏书法”。王徽之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其作品常蕴含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徽之的兰亭集会之际,兰亭集是当时文人雅士聚会吟咏之地,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兰亭诗二首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看法和对世俗的反思。诗中,王徽之通过对“先师”的提及,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表明他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而“羁世罗”的表述则显现出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似乎在提醒人们不必过于依赖于物质和名利的束缚。接下来的“未若保冲真”更是引导读者思考,保持内心的纯真才是更高的追求。诗的最后一句,将这种追求与“箕山”的高洁相联系,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倡导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

整首诗的情感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态度,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个充满喧嚣的社会中,王徽之的诗句如同清泉,滋润着每一个寻求内心平静的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先师有冥藏:开篇即引入对先贤智慧的尊重,强调深邃的知识。
    • 安用羁世罗:质疑世俗的束缚,表达对名利的看法。
    • 未若保冲真:提出理想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真实和纯粹。
    • 齐契箕山阿:总结,寻求与高洁境界的契合,寓意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冥藏”与“羁罗”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内心的追求比作高洁的箕山,激发读者的联想。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保持内心真实和追求高尚人格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冥藏:象征深邃的智慧,代表着内涵和思想的深度。
  • 羁世罗:象征世俗的拘束,反映出对物质世界的厌倦。
  • 冲真:象征内心的纯真,代表着理想的自我状态。
  • 箕山:象征高洁的境界,代表着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羁世罗”是指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被世俗拘束
    • C. 追求内心平静
  2. “箕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物质世界
    • B. 高洁的精神境界
    • C. 先贤的智慧
  3. 诗人的态度是什么?

    • A. 享受世俗
    • B. 追求内心的真实
    • C. 反对知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羲之《兰亭集序》与王徽之的《兰亭诗二首 其二》均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但前者集中于聚会的欢愉与人生的无常,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内心纯真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羲之与王徽之研究》
  • 《魏晋诗歌鉴赏》
  • 《道家思想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