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
时间: 2025-01-04 07:3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怨诗
作者: 刘孝威 〔南北朝〕
退宠辞金屋,见谴斥甘泉。
枕席秋风起,房栊明月悬。
烛避窗中影,香回炉上烟。
丹庭斜草径,素壁点苔钱。
歌起蒲生曲,乐奏下山弦。
新声昔广宴,馀杯今自传。
王嫱向绝漠,宗女入祁连。
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
昭台有媵御,曾坂无弃捐。
后薪随复积,前鱼谁更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失宠的怨恨与孤独感。作者辞别了金屋的宠爱,受到谴责而被逐出甘泉。夜里秋风起,床头的明月高悬。烛光躲避在窗中,影子摇曳,香烟从炉子上飘回。红色庭院的小路斜坡上长满了草,素白的墙壁上点缀着青苔。歌声响起,是蒲生的曲子,乐器的声音像下山的弦乐。新声乐曲曾在盛大的宴会上奏响,如今只剩下余杯自饮。王嫱在荒漠之中,宗女却被迫进入祁连山。鸿雁的书信还未归来,角马也无归期。昭台有侍妾,曾坂却无人抛弃。后来的柴火依旧堆积,而前面的鱼却无人怜惜。
注释:
- 金屋:指的是王宫或贵族的居所,象征着权势和宠爱。
- 甘泉:引申为美好的环境或爱情的象征,表面上是美好,实则暗含失落。
- 丹庭:形容宫廷的美丽庭院。
- 王嫱:古代王室女子,指的是失去宠爱后的孤独。
- 角马:古代一种马,象征归属与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孝威,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抒情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爱情、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战乱频繁,与诗人所处的动荡时代密切相关。诗中表达的失宠与孤寂,反映了个人在权力游戏与现实困境中的无奈与绝望。
诗歌鉴赏:
《怨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因失宠而产生的深切怨恨与孤独感。整首诗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典雅而又哀伤的情绪。开头两句直接表明了失宠的主题,辞别金屋的瞬间,象征着失去权力与地位的痛苦。接下来的描绘则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枕席上的秋风与房中的明月,形成了一种静谧却又凄凉的对比。
在诗的中部,烛光与香烟的描写,隐喻着过去美好的时光与如今的孤单落寞。诗人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失去后的惆怅与无奈。最后几句则通过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象,加深了孤独与失落的情感,王嫱与宗女的命运暗含着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命运的感慨与无奈。诗人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修辞,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之余,兼具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悲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退宠辞金屋:失去宠爱,离开富丽的宫殿,暗示权力与爱情的失落。
- 见谴斥甘泉:被指责而离开代表美好爱情的地方,说明失去的痛苦。
- 枕席秋风起:秋风的到来象征着孤独与寂寞,环境的变化映衬内心的感受。
- 房栊明月悬:明月高悬,夜晚的孤独感加重,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金屋、甘泉等词汇使用比喻,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歌起蒲生曲,乐奏下山弦”,形成优美的音韵效果。
- 拟人:烛光躲避、香烟回旋,赋予物体生命,增强情感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失宠的深刻描绘,揭示了个人在权力与爱情面前的无奈与孤独。诗人以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屋:象征权势与宠爱。
- 甘泉:象征美好爱情与环境。
- 秋风、明月:象征孤独、寂寞的心情。
- 丹庭、草径:描绘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怨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孝威
D) 白居易 -
"金屋"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权势与宠爱
C) 自由
D) 战斗 -
诗中提到的“秋风”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寂寞
C) 愤怒
D) 希望
答案:
- C) 刘孝威
- B) 权势与宠爱
- B) 孤独与寂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怨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都涉及到离愁别绪,但李清照的风格更为细腻柔美,而刘孝威则更为直接与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