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引》

时间: 2025-01-19 10:53:26

胡地凭良马,怀骄负汉恩。

甘泉烽火入,回中宫室燔。

锦车劳远驾,绣衣疲屡奔。

贰师已丧律,都尉亦销魂。

龙堆求援急,狐塞请先屯。

枥下驱双骏,腰边带两鞬。

乘障无期限,思归安可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思归引
作者:刘孝威 〔南北朝〕

胡地凭良马,怀骄负汉恩。
甘泉烽火入,回中宫室燔。
锦车劳远驾,绣衣疲屡奔。
贰师已丧律,都尉亦销魂。
龙堆求援急,狐塞请先屯。
枥下驱双骏,腰边带两鞬。
乘障无期限,思归安可论。

白话文翻译:

在胡人的土地上骑着良马,心中怀着对汉朝的愧疚与负担。
甘泉的烽火传来,回到中原的宫室却已被焚毁。
华丽的车马远行,绣衣的我也因奔波而疲惫。
贰师已经丧失了法度,都尉的心情也是极其沉重。
龙堆急需求援,狐塞请求先行驻扎。
马厩下驱赶双骏,腰间挂着两个箭囊。
在战斗中没有时间限制,想要回归又谈何容易呢?

注释:

  • 胡地:指北方少数民族的领地。
  • 甘泉:指甘泉地区,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
  • 贰师:指贰师城,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象征着战争的失利。
  • 都尉:古代军官的称谓,这里指负责军队的官员。
  • 龙堆狐塞:历史地名,代表着战略位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孝威,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刻的历史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无奈。

诗歌鉴赏:

《思归引》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对离散生活的无奈。全诗在结构上通过对比手法,前半部分描绘出战场的紧张与困顿,后半部分则是对归乡愿望的渴望。诗中提到的“良马”、“锦车”和“绣衣”等意象,既是对自己身份的彰显,也是对过往繁华的追忆。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又有对自身无能为力的悲哀。结尾的“思归安可论”,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深切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胡地凭良马”:身处异乡,骑着良马,隐喻在外漂泊。
    • “怀骄负汉恩”:心中对汉朝的愧疚。
    • “甘泉烽火入”:战火蔓延至故乡。
    • “回中宫室燔”:故宫已被焚毁,象征家破人亡。
    • “锦车劳远驾”:华丽的车马,显示出诗人的地位,但也暗含疲惫。
    • “绣衣疲屡奔”:身心俱疲,反复奔波。
    • “贰师已丧律”:战争失利,法度混乱。
    • “都尉亦销魂”:军官的无奈与悲痛。
    • “龙堆求援急”:急需支援的紧迫感。
    • “狐塞请先屯”:战略位置的争夺。
    • “枥下驱双骏”:战马准备出发,象征即将投入战斗。
    • “腰边带两鞬”:带上箭囊,准备迎战。
    • “乘障无期限”:战斗没有时间限制。
    • “思归安可论”:想回归故土,却无从谈起。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全诗主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带来的无奈与痛苦。

意象分析:

  • 良马:象征力量与希望。
  • 锦车:代表着过去的荣华富贵。
  • 烽火:象征战乱与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良马”象征什么?
    A. 战斗力
    B. 捕猎工具
    C. 经济繁荣

  2. “思归安可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期待
    B. 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刘孝威的《思归引》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战乱带来的无奈,而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远。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各具特色,前者的豪放与后者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刘孝威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汉赋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