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登北邙山》
时间: 2025-01-06 13:0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登北邙山
作者:朱帆 〔近代〕
薄雾初开,云淡天高,我立北邙。
望黄河万里,非来天上,嵩山雁阵,直下衡阳。
已近寒冬,尚馀秋色,垂柳居然也傲霜。
林风起,似瑶琴齐奏,依约河殇。
中原沃野茫茫。是千古英雄逐鹿场。
叹曹瞒父子,未平吴蜀杨家将帅,难禦西凉。
近代豪强,青红旗帜,变幻城头接替扬。
人间事,岂书生能料,莫话沧桑。
白话文翻译
薄雾刚刚散去,天空湛蓝,我站在北邙山上。
向远处望去,黄河蜿蜒万里,仿佛从天上流下,嵩山的雁阵,直接飞向衡阳。
已近寒冬,仍然留存秋日的色彩,垂柳竟然傲然抵御霜冻。
林间的风起,像瑶琴齐声演奏,似乎隐约听到河流的哀伤。
中原的沃野一片茫茫,这里是千古英雄逐鹿的场所。
感叹曹操父子,未能平定吴蜀,杨家将帅也难以抵挡西凉的威胁。
当今的豪强,青红的旗帜,城头的变幻接连不断。
人间之事,岂是书生能够预料,莫要多谈沧桑的变迁。
注释
- 北邙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是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 嵩山:五岳之一,位于河南,是道教圣地。
- 衡阳:湖南省的一个城市,历史悠久。
- 曹瞒:即曹操,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 吴蜀:指三国时期的吴国和蜀汉。
- 杨家将:指杨家将的英勇将领,代表着忠义之士。
- 青红旗帜:指近代的政治派别,反映了社会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帆,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深受历史兴衰的影响。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传统古典的韵味,也融入了现代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沁园春 登北邙山》创作于一个历史交替的时期,诗人借助北邙山的壮丽景色,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个人对国家和历史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词牌格式,结合了北邙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过去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思考。开篇以“薄雾初开,云淡天高”描绘了山川的清新,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同时,诗中提到的黄河和嵩山则连接了历史与自然,展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
接着,诗人转入对历史人物的叹息,曹操未能平定吴蜀,杨家将的英勇却难以抵挡外敌,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最后,诗人以“人间事,岂书生能料,莫话沧桑”总结,表达了对历史无常的无奈与感慨,体现了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不断升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雾初开,云淡天高,我立北邙。
诗人描绘了北邙山清晨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望黄河万里,非来天上,嵩山雁阵,直下衡阳。
诗人远眺黄河,感受到壮阔的气势,联想到嵩山的飞雁,意在传达天地之间的壮丽与人事的渺小。 -
已近寒冬,尚馀秋色,垂柳居然也傲霜。
描述了季节的交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
林风起,似瑶琴齐奏,依约河殇。
风声如音乐般悦耳,隐约传来的河流的哀伤,表现了自然与情感的共鸣。 -
中原沃野茫茫,是千古英雄逐鹿场。
中原广袤的土地,曾是英雄们争夺的地方,历史的沉淀让人感慨。 -
叹曹瞒父子,未平吴蜀杨家将帅,难禦西凉。
诗人感叹历史的英雄虽多,却难以统一国家,体现出对历史无奈的感慨。 -
近代豪强,青红旗帜,变幻城头接替扬。
近代的权力斗争,时局动荡,城头的旗帜不停变换,反映了社会的不安。 -
人间事,岂书生能料,莫话沧桑。
最后,诗人感叹人生无常,历史的变迁是难以预测的,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林风起,似瑶琴齐奏”,通过比喻使自然景象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如“中原沃野茫茫”和“千古英雄逐鹿场”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 拟人:如“垂柳居然也傲霜”,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出一种悲壮而又深刻的历史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邙山:象征历史的沉积与文化的根基。
- 黄河:母亲河,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力量。
- 秋色与霜:象征生命的坚韧与无常。
- 河殇:象征历史的哀伤与沧桑。
- 英雄:象征着理想与历史的重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薄雾初开,云淡天高”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提到的“曹瞒父子”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刘备
C. 诸葛亮
D. 吕布 -
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主要体现在对哪些人物的叹息中?
A. 曹操、刘备
B. 杨家将、关羽
C. 曹操、吴蜀将帅
D. 曹操、孙权
答案
- D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岳阳楼记》 by 范仲淹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沁园春 登北邙山》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沉思,而《沁园春 登北邙山》则结合了更多的历史背景,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现代诗人作品集》
- 《诗词鉴赏与解析》
- 《历史与诗歌的交融》
这些书籍将对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与艺术风格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