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咏慈仁古松送陆荩思归钱塘》
时间: 2025-01-04 09:18: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咏慈仁古松送陆荩思归钱塘
作者:陈维崧
种自何年,金邪元邪,穆乎高苍。恰崩涛乱泻,熊啼兕吼,枯根直裂,虎跛龙僵。客有将归,我来树下,万斛藤萝漏夕阳。摩挲歇,笑树犹如此,时代苍茫。青春正好还乡。只唱罢阳关易断肠。记前月挥鞭,将游梁苑,今朝分袂,竟返钱塘。世事何堪,人生难料,杮叶翻时又悼亡。归休恨,有一湖晴渌,西子新妆。
白话文翻译:
这棵古松种植于何年呢?它的根部是否金光闪闪,顶天立地,显得如此高大?正好在波涛汹涌的地方,熊的啼叫和兕的吼声此起彼伏,树根干枯而裂,老虎跛脚,龙也瘫软无力。旅人即将归去,我在这棵树下,万串藤萝在夕阳中漏下斑驳的影子。轻抚松树,我不禁笑道,如今的时光依然如此苍茫。青春正好可以回乡。只唱一曲《阳关曲》,却令人断肠。记得上个月我骑马游玩梁苑,而今早晨却要分别,竟然要返回钱塘。世事难以承受,人生也难以预料,柿子叶翻落时又让我感到悼亡之情。归来后我遗憾,只有一湖清澈的水,如同西子般的新妆。
注释:
- 金邪元邪:此处“金邪”可解为金色的光辉。“元”即指元气、元始,形容松树的根部强壮。
- 穆乎高苍:穆,形容安静、祥和;高苍,形容树木高大而苍劲。
- 万斛藤萝漏夕阳:万斛,形容数量极多;藤萝,指的是藤类植物;漏夕阳,形容夕阳透过藤萝的光影。
- 阳关:古代一曲悲伤的送别曲,象征离别之情。
- 西子新妆:西子指的是西湖的美人,形容湖面清澈如新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6-1710),字介甫,号青松,江苏南通人。清代著名词人、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诗人送别友人陆荩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古松与自然景象,抒发了人生无常、岁月苍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松为引子,承载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古松的雄伟和苍劲,强调了它的古老和坚韧。这棵松树仿佛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象征着恒久与不变。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诗人也通过与自然的对照,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世事何堪,人生难料”。这句更是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暗示着无论怎样,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都是无法逆转的。
诗中提到的“阳关”曲目,则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刻体现,既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也有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最后以“西子新妆”结尾,意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尽管离别让人痛心,但生命的美好依然存在,给人以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松树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既沉重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种自何年:引入古松,追溯它的历史。
- 金邪元邪,穆乎高苍:描述松树的根部与树冠,展现其雄伟。
- 恰崩涛乱泻,熊啼兕吼:描绘周围自然环境的喧闹。
- 客有将归,我来树下:转向自己,表达即将分别的情境。
- 万斛藤萝漏夕阳:营造出温柔的夕阳景象。
- 摩挲歇,笑树犹如此,时代苍茫:感慨时间的流逝,树木依旧。
- 青春正好还乡:对故乡的渴望和期待。
- 只唱罢阳关易断肠:表达离别的痛苦。
- 记前月挥鞭,将游梁苑:回忆与友人共游的快乐。
- 今朝分袂,竟返钱塘:现实的分别带来的惆怅。
- 世事何堪,人生难料: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归休恨,有一湖晴渌,西子新妆:结尾以美好的意象,象征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见证历史的存在。
- 拟人:松树和自然被赋予情感。
- 对仗:如“虎跛龙僵”,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古松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故乡的眷念和对友人的不舍,展现出一幅悠远而深沉的画面,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松:象征着坚韧与恒久,见证岁月。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回忆。
- 阳关:象征离别的伤感。
- 西子:象征美好与希望,给人以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古松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坚韧与恒久
C. 离别 -
“阳关”在诗中代表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离别的伤感
C. 怀念 -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谁? A. 古代美人
B. 西湖
C. 友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同样表达了离别情感,但陈维崧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悲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