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时间: 2025-01-08 19:24:26

莫恋巴山,一帆归去江南好。

碧杨芳草。

绿抹春山巧。

行遍天涯,尽是崎岖道。

佳音少。

残秋霜老。

梦断鸡窗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恋巴山,一帆归去江南好。
碧杨芳草。绿抹春山巧。
行遍天涯,尽是崎岖道。
佳音少。残秋霜老。
梦断鸡窗晓。

白话文翻译:

不要再留恋巴山,乘一帆风顺归去江南真好。
碧绿的杨树和芬芳的青草,春山的景色描绘得多么巧妙。
走遍天涯,尽是崎岖的道路。
美好的音信少,残秋的霜寒已经老去。
梦在鸡啼声中断了,天已经亮了。

注释:

  • 莫恋:不要留恋。
  • 巴山:指四川的巴山,意为故乡。
  • 一帆归去:比喻旅途顺利。
  • 碧杨芳草:形容江南的自然景色。
  • 行遍天涯:走遍了世界的各个地方。
  • 崎岖道:艰难险阻的道路。
  • 佳音少:美好的消息很少。
  • 残秋霜老:秋天已经过去,霜寒使人感到苍老。
  • 梦断鸡窗晓:梦在早晨的鸡鸣声中断了,寓意梦境的破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绍烈(1874-1949),原名吴振铎,字仲华,号天佑,晚号秋水,江苏常州人。吴绍烈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作家,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吴绍烈的旅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江南的思念,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正值时代变迁,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在历史背景中显得尤为深刻。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词作,从一开始就以“莫恋巴山”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江南的向往。巴山与江南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艰难的旅行地,后者则是美好安宁的归宿。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碧杨、芳草和春山的巧妙描绘,展示了江南的迷人景色,这种景象与旅途中的艰辛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行遍天涯,尽是崎岖道”一句,表明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路途的曲折与坎坷,表现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接下来的“佳音少”则表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远方的音信稀少,这种孤独感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最后“梦断鸡窗晓”,以梦境的破灭作为结尾,暗示了美好愿景的无奈和现实的残酷。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江南的深深渴望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恋巴山:不要再留恋巴山,表明诗人已决定离开这一片土地。
  2. 一帆归去江南好:归去江南的愿望强烈,表达对故乡的向往。
  3. 碧杨芳草:描绘江南的自然美景,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4. 绿抹春山巧:形容春山的色彩与景色的和谐,展现了江南的美丽。
  5. 行遍天涯:经历了许多,暗示了诗人漂泊的经历。
  6. 尽是崎岖道:强调旅途的艰难和不易。
  7. 佳音少:美好的消息稀少,表现了孤独与思念。
  8. 残秋霜老:秋天的严寒,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9. 梦断鸡窗晓:梦在鸡鸣声中被打断,寓意着愿望的破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比作崎岖的道路,形象化地表现出艰难的旅程。
  • 拟人:秋霜被拟人化为“老”,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对称美,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旅途艰苦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梦想破灭的哀伤。通过对比,揭示了生活的无常和对家乡的渴望,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巴山: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对故乡的告别。
  2. 江南:代表美好、宁静的归宿,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3. 碧杨芳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自然的和谐美。
  4. 崎岖道:代表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5. 鸡窗晓: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同时也是梦的破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莫恋巴山”的意思是: A. 留恋巴山
    B. 不再留恋巴山
    C. 依依不舍
    D. 喜欢巴山

  2. “梦断鸡窗晓”中的“鸡窗”指的是: A. 鸡叫的窗户
    B. 早晨的鸡鸣
    C. 梦境的结束
    D. 旅途的开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但其写法更加沉重,强调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奋斗。
  • 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情感上更为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词鉴赏》
  • 《吴绍烈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