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和王元渤舍人见贻)》

时间: 2025-01-09 00:14:48

岁月飘流,故人相望如箕斗。

畔愁千首。

诗骨能清瘦。

白日昆鸟弦,同看春风手。

君知否。

袖痕别后。

犹有临歧酒。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点绛唇(和王元渤舍人见贻)

作者: 刘一止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岁月飘流,故人相望如箕斗。
畔愁千首。诗骨能清瘦。
白日昆鸟弦,同看春风手。
君知否。袖痕别后。
犹有临歧酒。


白话文翻译:

岁月在流逝,故人之间的相望就像箕斗那样遥远。
在这岸边,愁绪如千首诗般缠绵。
白天的太阳和空中的鸟儿一样,弦乐与春风共舞。
你可知道吗?离别后,袖子上的痕迹依然存在。
仍然有那临别时的酒,令人怀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箕斗:古代一种测量工具,用来比喻距离的遥远。
  • 诗骨:指诗的内在品质和风格,清瘦形容其精致。
  • 白日昆鸟弦:象征白天的阳光和鸟儿,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
  • 袖痕:离别时留下的痕迹,暗指不舍的情感。
  • 临歧酒:指离别时的酒,象征别离的情感和追忆。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离别酒”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一止,宋代著名诗人,性情洒脱,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表达离别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与友人分别之际,反映了诗人与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背景中,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段人生转折,情感充沛,作品由此而生。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以“岁月飘流”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流逝感,接着以“故人相望如箕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思念,言辞间透出一份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畔愁千首”来进一步加深这种情感,愁绪如同无尽的诗篇,令人无法释怀。

在“白日昆鸟弦”的描写中,诗人将自然与人生结合,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又暗含人生的希望与美好。最后以“袖痕别后”收尾,展现了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仿佛那一刻的感情仍在心头萦绕。整首词汇简练,情感真挚,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月飘流:指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无可挽回的感觉。
  • 故人相望如箕斗:故人之间的相望仿佛遥远的箕斗,表达了心灵的距离。
  • 畔愁千首:在岸边,愁绪如千首诗般缠绵,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忧伤。
  • 白日昆鸟弦:描绘春天的阳光与鸟鸣,象征生命的活力。
  • 君知否:询问对方是否明白这份情感的深重。
  • 袖痕别后:离别时留下的痕迹,暗指心中不舍。
  • 犹有临歧酒:仍然怀念离别时的酒,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故人相望如箕斗”,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春风与手相联,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结构严谨,字句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岁月流逝与离别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深深的思念与不舍,反映了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箕斗:象征遥远的距离,表达心灵的隔阂。
  • 春风: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美好,反映作者的内心情感。
  • 袖痕:象征离别的痛苦与不舍,深刻地表达了内心的感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人相望如箕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相隔遥远
    B. 友谊深厚
    C. 时间流逝

  2. “白日昆鸟弦”中的“昆鸟”指的是什么? A. 昆虫
    B. 鸟类
    C. 春天的生物

  3. 诗中提到的“袖痕”是指什么? A. 物理痕迹
    B. 离别的情感
    C. 酒的痕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本诗的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离别与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而本诗则集中在内心细腻的情感上。王之涣通过宏伟的自然描绘展现壮丽的气势,刘一止则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的柔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大全》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点绛唇》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