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卢纶诗)》
时间: 2025-01-19 20:04: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卢纶诗)
半夜中峰有磬声,
偶寻樵者问山名。
上方月晓闻僧语,
下界林疏见客行。
野鹤巢边松最老,
毒龙潜处水偏清。
愿得远山知姓字,
焚香洗钵过馀生。
白话文翻译:
在半夜的山峰上,隐隐传来钟声,我偶尔遇到一位樵夫,询问这座山的名字。高处的月光照耀下,听见僧人的诵经声;而在山下,稀疏的树林中可以看到行人走过。
在野鹤的巢边,那棵松树是最为古老的;而在毒龙潜伏的水边,水却显得格外清澈。
我希望能够让远山知道我的姓名,愿意焚香洗钵,度过我的余生。
注释:
- 磬声:指寺庙中用来敲打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 樵者:砍柴的人,表示在山中生活的人。
- 月晓:月亮刚刚升起时的清晨。
- 僧语:寺庙中僧人诵经或讲话的声音。
- 林疏:指树林稀疏,可以看见的地方。
- 野鹤:指在自然中生活的鹤,象征着闲适和脱俗。
- 毒龙:比喻水中潜藏的危险。
- 焚香洗钵:指焚香祈祷,象征着追求清净和超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夜晚,作者在丰德寺中偶遇樵者,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自我身份的思索。
诗歌鉴赏: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是一首描绘夜晚山中景象和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诗。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听见钟声,遇到樵夫,显现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通过对月光、僧人、树林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亲近。诗中的“野鹤巢边松最老”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生命力与岁月的流逝,象征着诗人对长久安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愿得远山知姓字,焚香洗钵过馀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愿意通过焚香祈祷来洗净心灵,过上清静的生活。这种对隐逸的追求不仅是对生活的反思,也是对生命真谛的探索,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夜中峰有磬声:夜晚,山中传来寺庙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偶寻樵者问山名:作者偶然遇到樵夫,表现出对山中环境的好奇。
- 上方月晓闻僧语:高处的月光下,传来僧人的诵经声,增添了灵性的气息。
- 下界林疏见客行:山下稀疏的树林中,隐约可以看到行人走过,展现出人世间的繁忙。
- 野鹤巢边松最老:在自然中,古老的松树旁,野鹤栖息,象征着悠久的生命和自由。
- 毒龙潜处水偏清:水中潜藏着毒龙,但水依然清澈,象征着表面与内在的对比。
- 愿得远山知姓字:希望远山能记住我的名字,表达对自然的渴望与归属感。
- 焚香洗钵过馀生:愿意通过焚香和洗钵来净化身心,过上平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毒龙”比喻为水中的危险,增强了意象的深刻性。
- 对仗:如“月晓”与“僧语”,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展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磬声:象征着宗教与心灵的宁静。
- 樵者:代表着自然中生活的普通人。
- 月晓:象征着清明与希望。
- 野鹤:象征自由与不羁。
- 松:象征坚韧与长寿。
- 毒龙:象征潜在的危险与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半夜中峰有磬声”的意思是: A. 夜晚有钟声
B. 白天有钟声
C. 没有声音
D. 只有鸟叫声 -
“愿得远山知姓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希望别人记住自己
B. 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
C. 希望成为名人
D. 渴望出名 -
诗中“毒龙潜处水偏清”说明了什么? A. 水很浑浊
B. 水中有危险
C. 水是清澈的
D. 水中没有生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则通过描写友人的家居生活,展现出诗人对友谊与自然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