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中秋不见月)》
作者:张孝祥 〔宋代〕
晚烟斜日思悠悠。西北有高楼。十分准拟明月,还似去年游。飞玉斝,卷琼钩。唤新愁。姮娥贪共,暮雨朝云,忘了中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中秋夜没有见到明月时的思念之情。傍晚的烟雾和斜阳让人感到思绪悠长,西北方有一座高楼。心中十分想念明月,就像去年游玩的情景。手中的玉杯飞舞着,卷起了琼钩,唤起了新一轮的愁绪。嫦娥贪恋与月亮共度的时光,然而在这暮雨朝云的缠绵中,却忘记了今天是中秋。
注释
- 晚烟:傍晚的烟雾,给人以朦胧的感觉。
- 斜日:斜射的阳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高楼:指在西北方的一座高楼,可能是思念之人的所在。
- 飞玉斝:飞舞的玉杯,象征着饮酒作乐。
- 琼钩:指美酒的勺子,琼是美玉的意思。
- 姮娥: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子。
- 暮雨朝云:指天色变化,象征着心情的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君实,号少山,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中秋节时,正值月圆之际,然而诗人却未能如愿见月,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中秋作为团圆的节日,诗人内心的惆怅与遗憾愈加显得深沉。
诗歌鉴赏
《诉衷情(中秋不见月)》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中秋团圆的渴望与无奈。词的开头“晚烟斜日思悠悠”,描绘了一个悠长而富有诗意的傍晚场景,烟雾弥漫,斜阳透射,营造出一种思绪缠绵的氛围。接下来的“西北有高楼”暗示了诗人对某个特定的地方或人的思念,似乎在暗示着他渴望与之团聚的心情。
“十分准拟明月,还似去年游”则反映了诗人对往年中秋的回忆,明月象征着团圆,而今年的缺失让他感到更加孤独和惆怅。词中提到的“飞玉斝,卷琼钩”,不仅是饮酒的场景,更是一种无奈中的自我安慰。最后,诗人化用了嫦娥的传说,表达了自己在暮雨朝云的迷离中,对团圆的向往和对月亮的执念。
整首词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浓厚的思乡情和对亲友的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烟斜日思悠悠:傍晚的烟雾和斜阳令人感到思绪绵绵无尽。
- 西北有高楼:西北方有一座高楼,可能是思念之人的居所。
- 十分准拟明月:心中十分期盼明月的到来。
- 还似去年游:回忆起去年的中秋游玩情景。
- 飞玉斝,卷琼钩:手中玉杯飞舞,象征饮酒作乐的情景。
- 唤新愁:却因此唤起了新的愁绪。
- 姮娥贪共:嫦娥贪恋与月亮共度的时光。
- 暮雨朝云,忘了中秋:在这样的天气中,反而忘记了今天是中秋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绪比作烟雾,表现出思念的缥缈。
- 拟人:嫦娥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对月的执念。
- 对仗:如“暮雨朝云”,形成音韵和谐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中秋节这个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团圆的渴望与现实中无法相聚的痛苦,展现了深切的思乡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晚烟:象征模糊的思绪与深沉的情感。
- 高楼:代表着思念之人,寄托着离愁别绪。
- 明月:中秋的象征,团圆与孤独的双重意义。
- 飞玉斝:酒杯的飞舞,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欢乐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孝祥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传说中的月中仙子
- C. 一位历史人物
-
诗中提到的“飞玉斝”象征着什么?
- A. 失落
- B. 欢乐
- C. 追忆
答案
- B. 张孝祥
- B. 传说中的月中仙子
- B. 欢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水调歌头》 苏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情,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的直接感受。
- 《水调歌头》:则更加强调对明月的赞美与对人事的感慨,具有更为宏大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词鉴赏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