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香草斋
作者: 黄渊 〔明代〕
睡足闻新鸟,幽怀杖可同。
樵归花气外,僧语水声中。
时与藉草坐,复向前山空。
披书候岩石,翻阅赖松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人睡足醒来,听见新鸟在鸣叫,心中感到幽静,手中杖子可以伴随自己。樵夫归来,花香弥漫在四周,僧人在水声中低语。偶尔与草坐在一起,向前山望去,山空旷而宁静。披开书本,静待岩石,翻阅时伴随着松风的吹拂。
注释:
- 睡足:睡得很足,表示休息得很好。
- 幽怀:心中幽静的情怀。
- 杖:手杖,表示诗人有意外出游览。
- 樵:砍柴的人。
- 花气:花香,指自然的芬芳气息。
- 僧:和尚,指修行人。
- 藉草坐:坐在草地上,享受自然。
- 前山空:面向空旷的前山。
- 披书:打开书本。
- 候岩石:静静地等候在岩石旁。
- 翻阅:翻看书页。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渊,明代诗人,隐居于山林,以写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常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渊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选择与自然为伴,反映了文人对世事的超脱与淡泊。
诗歌鉴赏:
《香草斋》是黄渊诗歌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宁静的情境,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开头的“睡足闻新鸟”给人一种刚睡醒的惬意,清晨的鸟鸣唤醒了诗人的感知,暗示了自然的活力与生命的气息。接着“幽怀杖可同”,透露出诗人心境的宁静与与世无争,手杖作为生活的伴侣,象征着他在自然中的游历和思考。
“樵归花气外,僧语水声中”这一句中,樵夫的归来与花香交织,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图景,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融洽。而“僧语水声中”则引入了一种禅意,暗示了修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在此时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
后两句“时与藉草坐,复向前山空”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坐在草地上,远望空旷的山,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最后一句“披书候岩石,翻阅赖松风”则揭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松风的吹拂为静谧的阅读增添了动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学问的双重热爱。
综合来看,《香草斋》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的诗,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其清新雅致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睡足闻新鸟:描述刚睡醒时的惬意,听到新鸟的鸣叫,暗示生活的美好。
- 幽怀杖可同:心中幽静,手中的杖成为心情的伴侣,表达一种自然的闲适。
- 樵归花气外:樵夫归来,带着花香,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 僧语水声中:僧人的言语伴随着水声,突出宁静的氛围。
- 时与藉草坐:诗人偶尔与草地相伴,表现出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 复向前山空:向空旷的山望去,传达出一种开阔的心境。
- 披书候岩石:打开书本,静坐岩石旁,暗示对知识的渴望。
- 翻阅赖松风:在松风的伴随下,翻阅书籍,增添了诗的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境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宁静的自然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闲适而深邃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鸟: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幽怀:代表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花气:象征春天的气息与自然的美好。
- 水声:代表自然的声音,带来宁静感。
- 岩石:象征稳固与永恒,体现诗人对知识的追求。
- 松风:代表自然的气息,增添诗的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睡足闻新鸟”中的“新鸟”象征什么? A. 希望
B. 生命
C. 自然 -
诗人“披书候岩石”主要表现了他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知识
C. 权力 -
诗中“樵归花气外”中“花气”指代什么? A. 花香
B. 雨水
C. 风声
答案:
- A、B、C(皆可)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黄渊《香草斋》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黄渊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