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时间: 2024-09-19 21:24:01意思解释
高阳台
作者: 张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榛中,故未有亦犹今之视昔之感,复叹葛岭贾相之故庐也。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夜沈沈。不信归魂,不到花深。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里寒云。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更关情。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白话文翻译:
在榛树丛中,虽然过去没有这样的感受,但现在却依然有着对往昔的回忆,忍不住叹息曾经葛岭贾相的故居。古老的树木迷住了乌鸦,空荡荡的堂屋里燕子飞起,欢快的游玩转瞬即逝,令人惊心。南边的园子,东窗外的酸风扫去了一切芳香的尘埃。鬓边的貂毛飞入了平原的草丛,最可怜的竟然是这秋天的阴霭。夜色沉沉。不相信归来的灵魂,无法进入花丛深处。吹着箫,踩着叶子幽幽地走去,让船沿着断石漂流,袖中有寒云。老桂树悬挂着香气,珊瑚碎片无声地碰撞。故乡如今已经如此愁苦,抚摸着残碑却又感伤现在。更加牵挂的,是秋水边人家的斜照西泠。
注释:
- 榛中: 榛树丛中。
- 葛岭: 地名,曾为贾相的故居。
- 酸风: 指秋天的冷风。
- 鬓貂: 指头发上的貂毛,象征华贵。
- 归魂: 灵魂归来的意象。
- 袖里寒云: 袖中藏着寒冷的云,暗示心情的沉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宋代诗人,以词作著称,风格婉约细腻,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往昔的感慨之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思索。
诗歌鉴赏:
张炎的《高阳台》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作品,诗中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叹息。开篇以“榛中”引入,立即给人以自然的亲切感,接着用“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古木与乌鸦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往事。诗中“欢游转眼惊心”一句,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显现出时间的无情。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描绘出一个清冷而又略显凄凉的环境,酸风的描写不仅是气候的写照,也是心境的折射。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鬓貂飞入平原草”,这不仅是一种华贵的象征,更是对逝去繁华的感慨。夜幕降临,诗人表达出对归魂的怀疑,似乎在暗示着自己心灵的孤独与无处归依。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经历,形成了浓厚的抒情氛围。最后的“秋水人家,斜照西泠”不仅是画面上的点缀,更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牵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榛中,故未有亦犹今之视昔之感,复叹葛岭贾相之故庐也。”:在榛树林中,尽管过去没有这样的感受,现在却依然怀念往昔,特别是曾经的故居。
-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古老的树木令乌鸦迷惘,空堂中飞舞的燕子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嬉戏的惊心。
-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南边的园子和东窗外的冷风,吹散了所有的芳香,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流逝。
-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鬓边的貂毛飞入平原的草丛,最令人怜惜的恰恰是这浓厚的秋阴。
- “夜沈沈。不信归魂,不到花深。”:夜色沉重,无法相信归来的魂灵,无法回到那花香深处。
- “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里寒云。”:吹着箫,踩着落叶,幽幽地走去,任船依靠断石,袖中却藏着寒云。
- “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老桂树散发出香气,珊瑚碎片碰撞却是无声的,象征着逝去的时光。
- “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故乡如今愁苦,抚摸着残碑,感伤着现在。
- “更关情。秋水人家,斜照西泠。”:更加关心的是秋水旁的人家,斜阳照在西泠上。
-
修辞手法:
- 比喻: “袖里寒云”比喻心情的沉重。
- 拟人: “欢游转眼惊心”,赋予游玩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了浓厚的抒情氛围。
意象分析:
- 古木: 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生命的沉静。
- 秋阴: 代表着生命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
- 寒云: 体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 桂香: 象征着美好记忆的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阳台》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张炎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榛中”指的是?
- A. 山林
- B. 榛树丛
- C. 江河
- D. 草地
-
诗中提到的“归魂”指的是?
- A. 灵魂归来
- B. 回家的灵魂
- C. 魂魄
- D. 迷失的灵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张炎《高阳台》与李清照《如梦令》可以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悟,后者则表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感慨。两者都在情感上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但主题和角度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