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游曲
作者: 郑愔 〔唐代〕
汉室欢娱盛,魏国文雅遒。
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
西园宴公子,北里召王侯。
讵似将军猎,空嗟亭尉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汉朝的欢庆盛宴多么热闹,魏国的文采风流多么高雅。
许多史官常常留宿到夜晚,应该是应邀前往夜游的。
西园中宴请公子,北里召集王侯。
那里哪里像将军打猎,空自叹息亭尉的闲留。
注释
字词注释:
- 汉室:指汉朝,象征盛世的欢娱。
- 魏国:指三国时期的魏国,以文化文雅著称。
- 许史:指史官,负责记录历史的人。
- 暮宿:指晚上留宿。
- 西园:指西边的园子,可能是宴会的场所。
- 公子:指贵族子弟。
- 王侯:指王公和诸侯。
- 将军猎:指将军们外出打猎,表现了英勇和豪放。
- 亭尉:指地方官员,常常显得清闲无事。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汉室”和“魏国”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具有盛大文化和权力的时期。汉朝是辉煌的朝代,而魏国则是三国时期的强国,诗中对比了两者的文化氛围与活动,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愔,字子真,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创作风格多以抒情见长,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人雅士聚会频繁,诗人在此背景下,描绘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和夜游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夜游曲》是一首描绘夜游盛宴的诗,它通过对比汉朝的欢娱和魏国的文雅,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与文人生活的奢华。开篇提到“汉室欢娱盛”,直接引入一个盛大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置身于那种热闹非凡的氛围中。接着提到“魏国文雅遒”,则在展现文化气息的同时,暗示了这种欢娱的表面之下潜藏的无奈与空虚。
诗中“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描绘出一幅文人聚会的图景,勾勒出夜游的悠闲与雅致。西园宴请公子,北里召唤王侯,显示了当时社会上层的交往与聚集,然而最后一句“讵似将军猎,空嗟亭尉留”则让人感受到一丝苍凉与叹息,似乎在暗示这样的欢娱并非真正的快乐,反而令人感到空虚与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热闹转向冷静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深刻观察与思想上的反思。它不仅是对当时繁盛景象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透过诗歌,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融合的文化气息与历史的厚重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室欢娱盛:提到汉朝的盛大欢庆,暗示了一个繁荣的时代。
- 魏国文雅遒:对比魏国的文雅,体现了文化的深厚。
- 许史多暮宿:指许多史官常常留宿,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
- 应陈从夜游:说明应邀参加夜游,暗示社交生活的丰富。
- 西园宴公子:描绘宴请场景,公子们的聚会。
- 北里召王侯:王侯的召集,显示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关系。
- 讵似将军猎:反问,表达对比的讽刺。
- 空嗟亭尉留:叹息亭尉的闲留,表露内心的空虚感。
修辞手法:
- 对比:汉朝与魏国的对比,突出文化与盛宴。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 排比:多处名词的并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空虚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对繁华背后深厚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欢娱:象征着繁荣与热闹。
- 文雅:体现文化修养与气质。
- 宴请:象征社交与人际关系。
- 将军猎:象征英雄气概与豪放,反衬出闲适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室”主要指哪个朝代?
- A. 唐朝
- B. 汉朝
- C. 魏国
- D. 明朝
-
诗中“西园宴公子”中的“公子”是指什么?
- A. 官员
- B. 贵族子弟
- C. 商人
- D. 学者
-
诗歌表现了哪种情感的对比?
- A. 快乐与悲伤
- B. 繁华与空虚
- C. 爱与恨
- D. 富裕与贫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by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by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情景,但更侧重于思乡与亲情的寄托。
- 《夜泊牛渚怀古》:展现历史的沧桑感,强调对往事的追忆,与《夜游曲》中的欢愉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唐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