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玄黄与丹青,五气之正色。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则。齐侯好紫衣,魏帝妇人饰。女奴厌金翠,倾海未满臆。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
白话文翻译: 黑色、黄色与红色,是五行之气的正色。圣人端正其源头,上下都有规则。齐侯喜欢紫色的衣服,魏帝的妇人装饰。女奴厌倦了金翠,倾海之水也未能满足她的心意。怎能忍心让严子陵,羊皮袄死在荆棘中。
注释:
- 玄黄:指黑色和黄色,古代五行理论中的颜色。
- 丹青:指红色,同样源自五行理论。
- 五气:指五行之气,即金、木、水、火、土。
- 正色:指五行理论中对应的颜色,即白、青、黑、赤、黄。
- 圣人:指道德高尚的人。
- 端其源:指端正事物的源头。
- 有则:有规则,有秩序。
- 齐侯:指齐国的君主。
- 魏帝:指魏国的君主。
- 女奴:指宫女或奴隶。
- 厌金翠:厌倦了金饰和翠玉。
- 倾海未满臆:比喻欲望无穷,即使倾尽海水也难以满足。
- 严子陵:指严子陵,东汉时期的隐士。
- 羊裘:羊皮袄,指简朴的生活。
- 死荆棘:比喻困苦或不幸的境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华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对比色彩和人物,表达了对于社会等级和物质欲望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华观察到社会上的物质追求和等级制度后,有感而发创作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色彩的描述和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等级和物质欲望的深刻反思。诗中“玄黄与丹青”象征着正统和秩序,而“齐侯好紫衣,魏帝妇人饰”则揭示了统治阶级的奢华和虚荣。后两句通过对女奴和严子陵的描写,进一步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物质的空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玄黄与丹青,五气之正色。”:开篇点明主题,通过五行之色来象征正统和秩序。
- “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则。”:强调圣人端正事物的源头,社会上下都有规则。
- “齐侯好紫衣,魏帝妇人饰。”: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揭示统治阶级的奢华和虚荣。
- “女奴厌金翠,倾海未满臆。”:通过女奴的形象,批判物质的空虚和欲望的无穷。
- “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通过对严子陵的同情,表达对社会不公和困苦境遇的悲悯。
修辞手法:
- 比喻:“倾海未满臆”用倾海之水比喻欲望的无穷。
- 对比:通过色彩和人物的对比,突出社会等级和物质欲望的冲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色彩和人物的描写,批判了社会等级制度和物质欲望的空虚,呼吁人们回归简朴和正统。
意象分析:
- 玄黄与丹青:象征正统和秩序。
- 紫衣、妇人饰:象征奢华和虚荣。
- 金翠:象征物质的空虚。
- 羊裘、荆棘:象征简朴和困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玄黄与丹青”指的是什么? A. 五行之色 B. 自然界的颜色 C. 艺术作品的颜色 D. 衣服的颜色
-
“齐侯好紫衣”中的“齐侯”指的是谁? A. 齐国的君主 B. 齐国的贵族 C. 齐国的商人 D. 齐国的文人
-
“女奴厌金翠”表达了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物质的厌倦 C. 对物质的恐惧 D. 对物质的欣赏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甫的《丽人行》、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杜甫的《丽人行》通过描写宫廷女子的生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奢华;白居易的《卖炭翁》则通过描写贫苦百姓的生活,批判了社会的不平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