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为宰赵涣冰仲》
时间: 2025-01-01 02:00: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无为宰赵涣冰仲
王之道 〔宋代〕
百里寄一令,于民为最亲。
休戚咳唾间,讵可非其人。
赵侯古循吏,当世无等伦。
朅来宰濡须,旧政俱更新。
虽无赫赫名,吏戢民称仁。
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
幸哉百里地,两载销颦呻。
果膺君相知,赞书下枫宸。
不终三年淹,经作帅幕宾。
秋风散炎酷,夜雨清埃尘。
宁容卧辙留,高樯舣江滨。
君看眉间黄,华近兹其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百里之地传达一条命令,对于百姓而言是最亲近的事。
民众的安危就像咳唾之间,岂能与他人无关?
赵侯是一位古代的清官,现今无人能与之相比。
他最近出任濡须的宰相,旧有的政令皆已更新。
尽管没有显赫的名声,但官吏们称赞他仁爱。
民众对他如同父亲般的善良,奸诈欺骗者则畏惧如神。
幸好这片土地经过两年的治理,百姓的怨声已消散。
他果然得到了君主的信任,赞美之词传至枫宸。
不久三年将至,我就要成为他的幕僚。
秋风带走了炎热,夜雨洗净了尘埃。
我宁愿不在车辙中停留,愿高船停靠在江边。
你看他眉间的皱纹,那是他辛劳的因果。
注释
- 百里寄一令:指在百里范围内传达一条命令。
- 于民为最亲:对民众来说,这条命令是最切身的。
- 赵侯:指赵涣,古代清官。
- 宰濡须:指他担任的地方官职。
- 吏戢民称仁:官吏们称赞他的仁爱。
- 君看眉间黄:指诗人对赵涣辛劳的赞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南宋时期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直白,常表现对时政的关心和对理想官员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赵涣担任濡须宰相期间,王之道因其良好的政绩而作,以表达对其政治清明的赞誉和对良治的期盼。
诗歌鉴赏
《送无为宰赵涣冰仲》是一首表彰和赞美清官的诗作,诗中通过赵涣的事迹,展现了一个理想官员应具备的品质和对民众的关怀。诗人不仅描绘了赵侯在任内的仁爱和清明,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开篇以“百里寄一令”揭示了政令对民众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对赵侯的描绘,反映出他作为一位清官的典范,令人敬仰。
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如“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通过生动的比喻使人们对赵侯的形象更加鲜明。最后两句则将焦点转向诗人自己,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良好政绩的向往,显示了诗人与时局的紧密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里寄一令:传达命令,强调其重要性。
- 于民为最亲:说明命令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 休戚咳唾间:比喻民众的安危在一瞬之间。
- 讵可非其人:岂能与他人无关,强调赵侯的重要性。
- 赵侯古循吏:称赞赵侯的清明。
- 当世无等伦:无人能与之相比。
- 朅来宰濡须:他来到濡须担任宰相。
- 旧政俱更新:旧的政令都被改革。
- 虽无赫赫名:尽管没有显赫的名声。
- 吏戢民称仁:官吏们都称赞他的仁德。
- 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形象地表现出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 幸哉百里地:庆幸治理的这一片土地。
- 两载销颦呻:两年的治理下,民众的怨声已消散。
- 果膺君相知:得到君主的信任。
- 赞书下枫宸:赞美之词传至宫廷。
- 不终三年淹:不久就将成为幕僚。
- 秋风散炎酷:秋风带走了炎热。
- 夜雨清埃尘:夜雨洗净尘埃。
- 宁容卧辙留:宁愿不在车辙中停留。
- 高樯舣江滨:愿意高船停靠江边。
- 君看眉间黄:诗人感叹赵侯的辛劳。
修辞手法
- 比喻:善良如父,奸欺如神,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清官的赞美,表达了对良治的向往与期望,展现了诗人对时政的关注与对百姓福祉的关心。
意象分析
- 百里:象征广阔的治理范围。
- 令:代表政策与法律。
- 赵侯:象征理想的官员。
- 秋风、夜雨:象征着清明的政局与和谐的社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赵侯”是谁?
- A. 一个清官
- B. 一个将领
- C. 一个诗人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战争的描写
- B. 对清官的赞美
- C. 对自然的赞美
-
“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中的“父”指代的是?
- A. 赵侯
- B. 民众
- C. 政治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滕王阁序》 (王勃)
诗词对比
《滕王阁序》与《送无为宰赵涣冰仲》都是描绘理想情怀和政治理想的作品,但前者更倾向于豪放与壮美,后者则更注重对清官的细腻赞美,情感更加温和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十九首解读》
- 《宋代文人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