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和虞学士韵》
时间: 2025-01-10 17:23: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 和虞学士韵
作者: 张宇初 〔明代〕
江城淹病酒难酣。
疏鬓讶朝簪。
暑消已觉秋光遍,
红尘远斜日回骖。
蕙帐累留残宿,
青霜犹湿春衫。
秦淮潮定碧如蓝。
归燕息呢喃。
白云帏幔寒偏早,
更谁问雁字鱼缄。
早晚棹声归也,
黄花白酒村南。
白话文翻译:
在江城的我因病而喝酒难以酣畅。
松散的头发让我对早晨的发簪感到惊讶。
炎热已经过去,秋光遍布四方,
红尘远去,斜阳回照骖鸾。
蕙帐里留着残留的宿醉,
青霜依然湿润着春衫。
秦淮河的潮水已平稳,碧水如蓝。
归来的燕子在轻声呢喃。
白云的帷幔寒意渐浓,
又有谁来关心雁字和鱼缄呢?
早晚划船的声音也将归来,
黄花与白酒在村南相伴。
注释:
- 淹病: 因病而沉迷于酒。
- 疏鬓: 形容头发松散,未加梳理。
- 骖鸾: 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洁和吉祥。
- 蕙帐: 指蕙草制成的帐篷,常用以形容女子闺房。
- 青霜: 这里指的是清晨的霜露。
- 鱼缄: 古代书信,象征思念与寄托。
典故解析:
- 秦淮潮: 指南京秦淮河,历史悠久,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 雁字: 指书信,象征远方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宇初,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百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因病滞留江城,内心的忧愁与对生活的思索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身处红尘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城淹病酒难酣”开篇,表现了作者因病而不能尽兴饮酒的愁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带出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生活的哲思。诗中“暑消已觉秋光遍”体现了季节的变迁,而“红尘远斜日回骖”则暗示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通过细腻的意象,如“蕙帐累留残宿”、“青霜犹湿春衫”,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留恋,以及在秋冬交替时节中生出的清冷与孤寂。最后两句“早晚棹声归也,黄花白酒村南”则是对归乡的憧憬,表达了一种归属感和对家乡的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城淹病酒难酣: 描述了作者因病而饮酒无趣的状态。
- 疏鬓讶朝簪: 反映出早晨未打理的模样,突显出沧桑感。
- 暑消已觉秋光遍: 暑热已去,秋意渐浓,象征时光流转。
- 红尘远斜日回骖: 斜阳映照,红尘渐远,暗示对过去的深思。
- 蕙帐累留残宿: 形象地描绘出留宿的痕迹,带有一种清冷的情绪。
- 青霜犹湿春衫: 凸显出季节的变化,春衫上仍留着清晨的霜露。
- 秦淮潮定碧如蓝: 秦淮河水清澈如蓝,象征宁静的自然。
- 归燕息呢喃: 燕子归来,轻声呢喃,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 白云帏幔寒偏早: 白云的帏幔带来寒意,暗示季节的转变。
- 更谁问雁字鱼缄: 诗人思念远方,感慨无人问津。
- 早晚棹声归也: 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
- 黄花白酒村南: 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温馨。
修辞手法:
- 比喻: “青霜犹湿春衫”通过青霜象征清冷的季节变化。
- 拟人: “归燕息呢喃”赋予燕子以人类的情感,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深思,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向往。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折射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江城: 象征着生活的繁华与繁忙。
- 秋光: 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蕙帐: 代表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 秦淮河: 象征着文化的深厚与历史的积淀。
- 黄花白酒: 表达了宁静与温馨的乡村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杭州
-
“暑消已觉秋光遍”中,诗人感受到的季节变化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诗中“归燕息呢喃”描绘的是哪种动物的行为?
- A. 燕子
- B. 鸽子
- C. 麻雀
答案:
- B. 南京
- C. 秋天
- A. 燕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 也表达了对酒的沉醉与孤独感,但着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
- 杜甫的《春望》: 反映了时局的变迁与个人的忧虑,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