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次虞邵庵韵别友》

时间: 2025-01-10 16:54:05

先生和气似春酣,一见盍明簪。

太平无讼霜台静,榕阴里、时与联骖。

瓜代早装行李,兰熏重整朝衫。

雨余山色净于蓝,秋燕更喃喃。

凄凉风月阳关道,和离思、摹入诗缄。

一曲骊歌人去,月明千里闽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 次虞邵庵韵别友
作者: 黄润玉 〔明代〕

先生和气似春酣,一见盍明簪。
太平无讼霜台静,榕阴里时与联骖。
瓜代早装行李,兰熏重整朝衫。
雨余山色净于蓝,秋燕更喃喃。
凄凉风月阳关道,和离思摹入诗缄。
一曲骊歌人去,月明千里闽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别离之苦。诗开头描绘了友人的和气与春日的温暖,暗示着两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接下来通过描写宁静的环境,表现出太平无事的安宁。随着诗意的推进,作者回忆起与友人一起度过的时光,感受到离别的惆怅与孤独。最后,诗人以“月明千里”结束,暗喻着远方的思念。

注释

  • 和气:和善的态度,象征友好的情谊。
  • 春酣:春日温暖的感觉,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气质。
  • 榕阴:榕树的阴影,代表着宁静的环境。
  • 瓜代:指更换衣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骊歌:指送别的歌,表达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润玉,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其对友谊的珍视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不舍之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共鸣。

诗歌鉴赏

《风入松 次虞邵庵韵别友》是一首抒情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惆怅。诗的开头以“和气似春酣”描绘出友人温和的性格,暗示着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通过“太平无讼霜台静”,展现出一种宁静安逸的环境,似乎在描绘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

随着诗的推进,作者回忆起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尤其是“榕阴里时与联骖”,表现出他们曾经的快乐与亲密。而“瓜代早装行李,兰熏重整朝衫”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友人即将离去的无奈。

“雨余山色净于蓝,秋燕更喃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气氛,为后面的离别情感铺垫。最后“月明千里闽南”的意象,既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和气似春酣:描绘友人的和善,暗示其性格温和。
  • 一见盍明簪:表达见面时的愉悦与期待。
  • 太平无讼霜台静:描绘宁静的环境,象征着安宁的生活。
  • 榕阴里时与联骖:回忆与友人共度的快乐时光。
  • 瓜代早装行李:暗示时间的流逝,友人即将离去。
  • 兰熏重整朝衫:通过细节描绘友人的气质与风度。
  • 雨余山色净于蓝:展现自然之美,烘托离别的情感。
  • 秋燕更喃喃: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 凄凉风月阳关道:表达离别的凄凉与无奈。
  • 和离思摹入诗缄:思念与离别的情感融入诗中。
  • 一曲骊歌人去:送别的意象,表达不舍。
  • 月明千里闽南:体现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朋友的和气比作春日的温暖。
  • 拟人:自然景色的描写带有情感,如“秋燕更喃喃”。
  • 对仗:如“瓜代早装行李,兰熏重整朝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离别的惆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生命。
  • 榕阴:代表宁静与友谊。
  • 雨余山色:象征清新与美好。
  • 月明:象征思念与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和气似春酣”中的“春酣”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气候
    B. 友人的性格
    C. 离别的情感
    答案:B

  2. “瓜代早装行李”的意思是什么? A. 友人来访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B

  3. 诗中的“月明千里闽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时光的感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黄润玉的《风入松》与李白的《送别》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黄润玉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情感共鸣,而李白则更加直接地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两者各具风格,展现了古诗词中离别主题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收录多位明代诗人的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