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霞影入瑶觞,酒与余霞同色。
人共昌朝方永,过觥筹三百。
一枝红皱石榴裙,帘卷篆烟碧。
约我他年湖上,看九华终日。
白话文翻译:
霞光映照在美酒杯中,酒的颜色与晚霞相同。
人们在这美好的时光中尽情欢聚,举杯畅饮,酒量超过三百杯。
一枝红色的石榴裙轻轻地皱起,帘子卷起,烟雾缭绕,显得碧绿。
约定我在明年的湖畔,再去欣赏九华山的美景,直到日暮。
注释:
- 瑶觞:指装饰华丽的酒杯。
- 触影:霞光的映照。
- 觥筹:酒杯,表示饮酒的数量和热闹的场面。
- 红皱:指石榴裙的颜色和褶皱。
- 篆烟:形容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 九华:指九华山,著名的山名,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和咏物见长,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王之道的诗常常寄托了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庆祝程继诚的生日而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
诗歌鉴赏:
《好事近》是一首以生日祝贺为主题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欢聚的欢乐气氛。开头两句以“霞影入瑶觞”引入,意境优美,展现了晚霞映照下的酒杯,仿佛酒与霞光融为一体,暗示着欢乐与美好的时光交织。接着诗人描绘了与友人一起畅饮的情景,“过觥筹三百”夸张了饮酒的数量,表现出欢聚的热闹与豪情。
后半部分“一枝红皱石榴裙”则转向了女性的柔美,石榴裙象征着青春和美丽,带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紧接着“帘卷篆烟碧”,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温馨而恬静的氛围,烟雾缭绕,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最后一句“约我他年湖上”,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透露出一种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景象描绘,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霞影入瑶觞:晚霞的影子映入华美的酒杯中,营造出一种美丽的视觉效果。
- 酒与余霞同色:酒的颜色与晚霞相呼应,表现出一种和谐美。
- 人共昌朝方永:人在这美好的时光中相聚,享受欢乐的永恒。
- 过觥筹三百:夸张酒量,形容聚会的热闹。
- 一枝红皱石榴裙:以红色石榴裙描绘女性之美,生动形象。
- 帘卷篆烟碧:烟雾缭绕,轻柔的氛围,让人感到温馨。
- 约我他年湖上:期待未来再次相聚的美好愿望。
- 看九华终日:期盼在美丽的九华山下畅游,享受自然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与霞光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意象。
- 夸张:用“过觥筹三百”表达聚会的热烈气氛。
- 对仗:如“霞影入瑶觞,酒与余霞同色”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传达了文人雅士的闲适情怀。
意象分析:
- 霞:象征美好时光与人生的辉煌。
- 酒:象征欢聚和快乐,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 石榴裙:象征女性的美丽与青春。
- 湖:象征宁静与自然,表现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霞影入瑶觞”中“瑶觞”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酒杯
- B. 华丽的酒杯
- C. 大碗
- D. 水杯
-
诗中提到的“九华”是指什么?
- A. 一种酒
- B. 一座山
- C. 一种花
- D. 一种乐器
-
“过觥筹三百”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 A. 饮酒的数量
- B. 聚会的热闹
- C. 友谊的深厚
-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友情的珍视,但其情感更为深沉,结合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则更注重豪情,展现了对酒的热爱与人生短暂的感慨,风格上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王之道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