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遣老怀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1-19 15:47:52

旧袭家风号散人,晚承恩诏赐闲身。

放狂泥酒都忘老,厚价收书不似贫。

霜晓方惊群木脱,春晴又喜一花新。

先生偶出人难遇,陌上争先看角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旧袭家风号散人,
晚承恩诏赐闲身。
放狂泥酒都忘老,
厚价收书不似贫。
霜晓方惊群木脱,
春晴又喜一花新。
先生偶出人难遇,
陌上争先看角巾。

白话文翻译:

我承袭了家族的风范,称自己为散人;得到皇帝的恩赐,得以享受闲适的生活。纵情于泥酒之中,竟忘却了自己年老的事实;以高价购得书籍,已不再像贫困时那样。霜晨时节,惊醒了群木的落叶;春日晴朗,又喜见一朵新花盛开。老师偶尔出门,世间难得一见;在路上,大家争先恐后地看着他的角巾。

注释:

  • 旧袭家风:继承家族的风范或传统。
  • 散人:指隐居不仕、闲散自得的人。
  • 恩诏:皇帝的恩赐和诏令。
  • 泥酒:指酗酒,放纵自己。
  • 厚价收书:高价购买书籍,表明对知识的追求。
  • 霜晓:霜降后的早晨。
  • 角巾:古代文人所戴的帽子,象征身份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兴旺,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陆游的诗歌风格多变,清新自然,是宋代诗歌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戏遣老怀五首》是在陆游晚年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人生、岁月的思考以及对文学的热爱。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是他经历了许多风雨后,心怀感慨,对生活的不同感悟。

诗歌鉴赏:

陆游的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晚年的闲适与感怀,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诗的前两句中,作者以“旧袭家风”开篇,通过自我定位为“散人”,表达了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反映了自己在物质上的富足,虽然身处闲适的境地,但内心却被“泥酒”所迷,似乎忘却了年老的事实,流露出一种对浮华生活的自嘲与反思。

而后两句中,诗人描写了自然界的变化,尤其是“霜晓”与“春晴”的对比,生动地呈现出生命的轮回和春天的生机,暗含着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一句提到“先生”出门,众人争相观看,显示了陆游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文人地位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陆游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袭家风号散人:强调了诗人对家庭传统的继承与个人身份的认同。
  2. 晚承恩诏赐闲身:表明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享受了闲适的生活。
  3. 放狂泥酒都忘老:描述了沉迷于酒的放纵,忘却了自己的年纪。
  4. 厚价收书不似贫:表明自己对书籍的珍视,不再像贫穷时那样。
  5. 霜晓方惊群木脱:描绘了霜晨的景象,树木因冷霜而落叶。
  6. 春晴又喜一花新: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命,表达了欣喜之情。
  7. 先生偶出人难遇:强调了老师出门的稀有,增添了对文人的尊重。
  8. 陌上争先看角巾:描绘了路上人们争相观看文人的场景,体现了文化的影响力。

修辞手法:

  • 对比:在“霜晓”和“春晴”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展示自然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
  • 比喻:将生活的享乐比作“泥酒”,暗示放纵的生活方式。
  • 拟人:用“惊”字形容霜晨对树木的影响,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也有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文化的尊重。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希望享受生活的闲适,又不愿放弃对文化和知识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散人:象征隐逸与自由的生活状态。
  • 泥酒:象征放纵与享乐的生活态度。
  • 霜晓春晴:象征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 角巾:象征文人身份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号是什么? A. 散人
    B. 放翁
    C. 学士
    D. 文人

  2. 诗中提到的“泥酒”主要用来象征什么? A. 贫穷
    B. 享乐
    C. 忍耐
    D. 学识

  3.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国家的忧虑
    B. 对个人生活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作: 陆游的诗多表达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与对文化的热爱,而杜甫则常常以国家与民生为主题,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疾苦,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