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正字南仲四首
作者: 周文璞 〔宋代〕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
珍珠和璧玉在光辉中闪耀,才华与品德尚未消逝。
深知自身的崇高,何必借美食来做妖媚之事?
祭祀的象在儒家庙宇中安静,箫声和笳声在市桥上低沉地回荡。
心中的想法如同寒冷的纱帽,细雨在三条小径上潺潺而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珠璧:指珍珠和璧玉,比喻美好和珍贵的事物。
- 菁华:指精华,精髓。
- 崇:高尚、尊贵。
- 妖:这里指妖艳或妖邪的事物。
- 牺象:牺牲的象,指祭祀用的动物。
- 儒庙:儒家祭祀的庙宇。
- 箫笳:古代乐器,箫为一种吹奏乐器,笳为一种管乐器。
- 三径:指三条小路,这里可能暗指园林中的小路。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儒庙、祭祀等元素,反映了宋代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强调道德与品德的重要性。同时,诗中提到的乐器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文璞,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所作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对某位故人的怀念之际,结合了当时社会对儒家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美好人品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与道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儒家精神的推崇和对人品的重视,诗中通过“珠璧方辉耀”来展现美德的珍贵,暗示出良好的品德如同珍珠和璧玉般耀眼。接下来的“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则表明诗人对物质享受的冷漠,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在“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中,诗人通过祭祀的象和乐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仿佛在缅怀和反思过去。最后一句“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则以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思索,仿佛在说,纵然身处繁华,内心却因思念而感到寒冷。
整首诗在用词上清新脱俗,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既有对故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品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珠璧方辉耀:用宝石比喻美德,光辉灿烂,展现出品德的珍贵。
- 菁华未寂寥:强调才华与品德依然存在,没有消逝。
- 极知身作崇:深知自身的崇高地位,意味着对自我的认知。
- 何用食为妖:质疑追求物质享受的意义,表达对精神的追求。
- 牺象收儒庙:祭祀的象被安放在儒家庙宇,展现敬畏的文化氛围。
- 箫笳咽市桥:乐器声在市桥低沉回荡,暗示社会的喧嚣与内心的孤独。
- 作心纱帽冷:形容内心的冷漠与孤寂。
- 三径雨潇潇:自然景象映衬内心情感,细雨潺潺,增添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珠璧”比喻美德,暗示其珍贵。
- 对仗:如“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形成对称。
- 拟人:将雨拟人化,赋予情感,渲染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品德的珍视和对物质享受的冷漠,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人的怀念,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璧:象征美德、珍贵。
- 菁华:象征才华、精华。
- 牺象:象征传统文化。
- 箫笳:象征音乐和情感的寄托。
- 雨:象征惆怅和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珠璧方辉耀”中的“珠璧”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美德
- c) 自然景观
-
“何用食为妖”的意思是?
- a) 食物重要
- b) 物质享受无意义
- c) 喜欢美食
-
“三径雨潇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惆怅
- c) 兴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对比周文璞与陶渊明的作品,两者均重视自然与人品,但周文璞更关注社会文化的反思,而陶渊明则追求个人的隐逸与自然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周文璞全集》